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道外百歲胡同剩五條 明年開始開發胡同旅游
2007-10-31 09:07:16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李斌 任清海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31日電 記者從哈爾濱市道外區有關部門了解到,在道外現存的近20條胡同中,形成於開埠之初的百歲胡同如今僅剩5條,分別為位於道外區南頭道街附近的染坊胡同、新市巷和仁義巷,以及北頭道街附近的張包鋪胡同和魚市胡同,而大家耳熟能詳的桃花巷和平原巷等老胡同已被拆除。

  據介紹,道外區是哈爾濱市的開埠區,有100多年歷史。由於開埠之初老道外居住的多是普通百姓,房子大都破舊、簡陋,形成了許多小胡同。有資料顯示,建國初期,道外的街道不到200條,其中約有六分之一是胡同或小巷。據當地的老人講,道外最早的街道要數延爽街和平原巷了,均修建於1870年,一街一巷相互平行。大約10年後,緊挨著延爽街北邊形成一條與之平行的街,起名桃花巷。後來又有了被稱為『褲襠街』的天一街,出現了染坊胡同、張包鋪胡同、仁義巷、新市巷等,算起來這些胡同都有上百年了。

  這些胡同和巷子的名字,多是住在胡同裡的居民和附近的百姓根據生活習慣起的,慢慢地叫上了口,約定俗成而延續下來。比如染坊胡同,是因為有十幾家染印廠在胡同裡安家;張包鋪胡同,是因胡同裡有一家張包鋪而得名;魚市胡同,是因為這裡原來是一個賣魚的市場……哈爾濱解放初期,有關部門曾對哈爾濱市的街路進行過一次命名,很多胡同的名字都是那時候確定下來的。在幾年前的城市改造過程中,桃花巷和平原巷等相繼被拆除。

  雖然這些老胡同裡的房子看上去都有些破舊,但『老道外』們對這些胡同仍有很深的感情。82歲的張大爺說,這些老胡同體現了老道外的特色,是老道外的標志。有關專家表示,這些小胡同、小街巷,是老道外、老哈爾濱的見證,是原汁原味的城市文化。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從明年開始,有關部門將對胡同、巷子進行保護性修繕,以開發胡同旅游,保護下來的胡同將是城市的一筆寶貴財富。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