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工作人員展示仿清乾隆·琺琅彩花石錦雞圖雙耳瓶 |
![]() |
仿清雍正·斗彩團花天球瓶 |
![]() |
仿清乾隆·粉彩紫地勾蓮紋如意耳瓶 |
東北網11月1日電(記者 孫曉銳)記者獲悉,中國國家博物館將於明日在黑龍江省博物館展出20個品種的國家一級文物高仿品,展期為期10天。屆時哈爾濱市民將有幸一睹彩瓷皇後的尊容。
此次中國國家博物館仿制國寶級文物均為清康熙、雍正、乾隆時期的代表作品,其中有琺琅彩、五彩、斗彩、粉彩、青花等,是從30萬件瓷器中精選出來的,共仿制有20個品種,每個品種仿制50件。其中6件失傳兩百多年的琺琅彩瓷器高仿品是本次活動的重頭戲,同時也是最大亮點。
據介紹,琺琅彩瓷器是在清代康熙皇帝的直接授意下在皇宮內創燒,並在皇帝親自指導下發展起來的,這在中國陶瓷史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是罕見的,琺琅彩瓷潔白細膩的胎質,瑩潤如玉的釉面,明快艷麗的色調以及精湛絕倫的技巧,彌足珍貴。然而令人遺憾的是自乾隆朝以後,這種琺琅彩瓷器的燒制技術就失傳了。
國家博物館的專家們歷經八年的艱辛努力,定期蹲點在景德鎮瓷器生產廠家,會同景德鎮的制瓷大師熊建軍等人一起,經過數百次的實驗,終於成功研制出清代琺琅彩的傳統配方,揭開了『彩瓷皇後』的神秘面紗。
責任編輯:邱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