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日電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而黑龍江中醫藥大學,正為中醫藥更好地走向世界,實踐著,探索著。
目前,該校留學生教育事業已擴展到18個國家和地區,並與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多所醫學院校或研究機構開展了教育、醫療、科技合作關系。自1999年起,先後在馬來西亞、日本、加拿大、匈牙利、韓國建立分校;2004年,又與俄羅斯阿穆爾醫學院和英國利茲大學分別舉辦合作辦學項目。
讓匈牙利成為中醫藥走進歐盟的『橋頭堡』
『中醫藥的現代化與國際化正面臨良好的國內國際環境,近年來呈現出加快發展的趨勢。』10月25日,剛剛從匈牙利訪問歸來的黑龍江中醫藥大學校長匡海學如是說。
去年5月,應匈牙利醫學總會和匈牙利中醫藥學會的邀請,匡海學校長率團參加了首屆中匈雙邊中醫藥學術研討會。今年10月中旬,再次應邀參會的黑龍江中醫藥大學代表團,還帶來了一份《中匈聯合中醫藥科學研究中心框架協議》,尋求與匈方共同組建成立中匈聯合中醫藥科學研究中心,開展中醫藥臨床研究、中藥相關產品開發、信息交流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目前雙方已進入實質性談判階段。
匡海學校長對與匈牙利的合作前景充滿信心,他說,要讓匈牙利成為中醫藥走進歐盟的『橋頭堡』,使中醫藥教育、科技和醫療輻射至全歐洲。
創建全球首所中醫孔子學院
9月27日,匡海學校長在學校接待了英國倫敦南岸大學亞太地區發展部主任、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劉敏女士,雙方就在英國倫敦南岸大學建立世界第一所中醫孔子學院的教學計劃進行了進一步磋商,並確定開辦針灸推拿學、護理學、中醫美容三個專業。
『孔子學院』項目是國家『漢語橋工程』九大項目之一,目的是推廣漢語教育,提高中國文化在全球的影響力。目前,中國已在55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150多家孔子學院,而中醫孔子學院到目前為止還是第一家,也是唯一的一家。
『現在各國都在推動中醫本土化,但用當地語言無法詮釋中醫的精髓。不學漢語甚至不懂古漢語,就不可能將中醫學精學透。而將中醫和漢語融合在一起,正是中醫孔子學院的一大特色。』匡海學說。
匡海學告訴記者,中醫孔子學院是在中國駐英大使館的提議下創立的,由英國倫敦南岸大學、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和哈爾濱師范大學共同承辦。它將是一個非營利性教育機構,課程向英國和海外申請者開放,授課采用中英雙語教學,先期將利用倫敦南岸大學的衛生護理專業優勢,開展針灸、按摩、美容養生等中醫保健科目教學及相應的漢語和中國文化教學。
『常來常往』的中俄藥學論壇
10月10日,俄羅斯阿穆爾國立醫學院院長達拉金、俄羅斯遠東呼吸疾病藥理病理研究所所長維克多、阿穆爾鐵路醫學院院長謝爾蓋一行來到黑龍江中醫藥大學,他們此行的目的是邀請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專家赴布拉格維申斯克市參加遠東呼吸疾病學術研討會。
這種『常來常往』的關系雙方已經保持很久了。為構建對俄科技學術交流平臺,黑龍江中醫藥大學與俄羅斯阿穆爾國立醫學院於2004年開始開展學術交流,建立』中俄藥學論壇『,每年舉辦一次,雙方輪換承辦。最初只是為了增加雙方教授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學術交流,論壇主題也僅限於藥學。而交流帶來的碰撞和收獲超出了最初的預想,於是交流范圍和規模逐屆擴大,在專家教授的層面之外,加上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內容也從單純的藥學擴大到醫學和生物等領域,進而又擴大到文化、體育的全方位交流。
據匡海學校長介紹,在這種交流與碰撞中誕生的成果——黑龍江中醫藥大學與俄方專家共同研發的治療冠心病一類新藥二氫槲皮素片,現已被列入哈爾濱市對俄科技攻關項目,此項目還由中俄總理定期會晤委員會科技合作分委會列入中俄政府間科技合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