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日電 《東方今報》11月1日報道,鄭州一名老漢因走丟了200元買來的愛犬遍尋不獲,公開懸賞1萬元請人為其尋找。
如果僅僅是從價值來看,公開懸賞1萬元尋找只花200元買來的狗,顯然是不值的。更何況,為了找回這條狗,這位老漢開車在鄭州的大街小巷已經跑了4000多公裡,汽油耗了600多昇,還花了500多元在報紙上登廣告。可見,這條狗已成為他的精神寄托。
從我們局外人的眼光來看,一條狗丟了就丟了,沒什麼大不了的。如果實在喜愛狗,無妨再買一條。盡管這位老漢一再表示太愛自己的狗了,可我從他的身上讀出的不是對狗的喜愛,而是一種令人同情的悲哀。
新聞報道中沒有明說,這位老漢到底有沒有孩子。我想,即便是有,恐怕也是沒有待在老漢身邊,或者是老人經常看不到。人老了,應該享受天倫之樂,可對於一些老人來說,那是一種奢侈。『常回家看看』這首歌雖然紅遍大江南北,但卻成為許多老人的一種奢望。許多做子女的就連打一個電話給父母,都會推說自己沒有時間,更何況主動去陪老人吃飯、聊天。
有媒體報道過這樣一件事,大連兩位退休老人收入頗高,但是在家中卻備感寂寞,因為兩兒一女總是忙忙碌碌,一年也沒登門幾次。『人歲數越大就越希望兒女能夠在身邊,就像那首歌裡唱得一樣,真希望他們能常回家看看。』無奈之下,年近七旬的老兩口月付『工資』千元請兒女回家吃頓團圓飯。為了想看到兒女,月付『工資』,如果付了工資還是見不到孩子,恐怕也只能將精神寄托於寵物身上了。
父母親為了自己的孩子,曾經付出過很多,到年老的時候,想要與孩子吃頓飯都顯得那樣困難。真不知尊敬老人的傳統怎麼就離我們越來越遠了?
也許子女確實很忙,可是再忙打個電話,和老人聊幾句的時間總會有吧。再忙,也不能忙到完全沒有時間『回家看看』。說到底,還是父母在自己心中的位置不重要,還是沒有做到孝敬老人。
我們都會老,別等到自己老了纔會體會到父母當年的難處。趁年輕的時候,多陪陪老人吧。別讓父母將全部的情感鎖在貓、狗身上,那實在是太可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