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中國第24次南極考察隊近日啟程 黑龍江科學家挑大梁
2007-11-03 11:23:07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徐建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3日電 記者2日從黑龍江測繪局了解到,中國第24次南極考察隊將於近日在上海市啟程。在預計近250名考察隊員中,黑龍江省科技人員就有5人,他們全部來自黑龍江測繪局,其他科研人員大部分來自國家級科研院所。

  據該局極地測繪科學國家測繪局重點實驗室、黑龍江測繪局極地測繪工程中心主任吳文會介紹:

  這次南極考察隊將創造多個全國乃至世界之最——世界上第一次在南極冰蓋最高點測繪冰穹A地區站址附近兩平方公裡大比例尺地形圖;在南極冰蓋最高點探測最古老的冰芯,為即將在冰穹A地區建世界第一個科考站選址;首次對長城科考站進行數碼相機攝影,為以後科考提供測繪保障及建設、改造長城站科研洞測繪、施工放樣等工作;首次測繪南極中山站大比例尺1??500地形圖,為中山站維修改造提供設計用圖。

  所有這些科考工作,都由黑龍江省科技人員主要負責。

  進行航空攝影測量,為長城站的改造建設提供測繪數據

  據吳文會介紹,1985年2月20日,我國第一個南極考察站——南極長城站正式落成。由於長城站建在海邊,長年經受海風的侵襲,基礎設施腐蝕嚴重,就連水泥柱上的水泥都被腐蝕掉了,露出了鋼筋,特別是一號洞、二號洞、通訊洞和科研洞受損嚴重,現在已基本成為『危房』,急需維修改造。這次中心副主任王連仲和科技人員孫微的主要任務,就是對長城站進行航空攝影測量,為長城站的改造建設提供測繪數據、施工放樣等工作。

  這次長城站的航空攝影測量,是我國首次采用『直九』直昇機外掛非量測相機(數碼相機)進行航空攝影測量,這種照相機與普通數碼相機一樣,但造價卻非常高,一部相機高達25萬元。

  中山站首繪1??500大比例尺地形圖

  黑龍江測繪局技術員韓惠軍、馮海波在這次南極考察的任務,就是完成中山站1??500比例尺數字地形圖項目,並為中山站維修改造提供設計用圖。據了解,他們將在3平方公裡的地面進行測繪,由於海和陸地之間有一段不融冰區,不知道冰層的厚度,容易斷裂,加之山上的碎石、風化石多,『露岩』非常酥松,危險性極高。可韓惠軍二人將以每15米一個點進行精細測量,3平方公裡就需兩個多月的時間纔能測繪完畢。

  『關鍵先生』擔負進入南極冰蓋最高點及建站選址重擔

  吳學峰,這名年僅33歲的年輕人,已經有10年的測繪經驗,他在這次南極科考中被很多人稱為『關鍵先生』。因為這次南極科考的重點就是在『內陸』南極冰蓋最高點——被稱為人類不可接近的Dome-A,為建立中國第三個南極考察站選址。從中山站至南極冰蓋最高點約1400公裡,將由5臺雪地車載著17名科考隊員進入,而吳學峰坐的是『頭車』,負責GPS導航工作,就是人們常說的『向導』,責任非常重大。因為南極有很多冰裂縫,上面覆蓋了一層冰雪,根本看不出來,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掉到幾百米甚至幾千米的冰縫中,特別危險。如果吳學峰這個『向導』出了問題,就象征著這次考察面臨著失敗。

  中山站和冰穹科考隊員的主食是豬牛羊肉和土豆洋蔥乾菜

  南極考察在飲食方面最艱苦的就是中山站和南極最高點的科考隊員們了。據已經參加過南極科考隊的王連仲介紹,以往赴南極考察隊員們吃的都是航空食品,以罐頭等為主,只能吃到很少的新鮮蔬菜。這次南極考察,他們將第一次帶著餐車和廚師,其中中山站和冰穹的考察隊員,頭一個月可以吃到隨車攜帶的新鮮蔬菜,往後就要把豬、牛、羊肉作為『主食』了,廚師將為他們炒一些乾菜、洋蔥和土豆等,雖然比在家裡艱苦了很多,但和以往以航空食品為主,條件還是改善了許多。

  我國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在冰穹上建立科考站的國家

  據吳學峰介紹,越古老的冰芯科研價值越高。為此,他們要尋找到最古老的冰芯作為站址。目前,南極『四極』中的『三極』——寒極、磁極、極點已分別被俄羅斯、法國和美國建立了科考站,只有4093米的最高點冰蓋還沒有建立科考站,我國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在冰穹上建立科考站的國家。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他深感自己的責任重大。他告訴記者,南極的夏季為11月至3月,其他時間都為冬季。以往科考返回的時間為3月份,這次由於工作量十分巨大,在冰穹的工作將延續到4月中旬,這次將創造我國在南極考察的最長時間。

責任編輯:杜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