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11月5日電 去年,哈市有關部門將從慶興街蔓延到錢塘街、長春街等街路的道外狗市遷走,然而新開闢的狗市卻少有人去,大量的狗販還盤踞在這幾條街上。2日,記者對這幾條街進行走訪,看到佔道、堵道現象依然嚴重,慶興街甚至在距江畔幾十米處就『斷頭』了,車不能走,人也難行。
11時許,記者隔著一條大新街就聽到了慶興街口的狗叫聲,放眼望去發現,慶興街街口已經擠滿了賣狗的攤子和車輛,寬敞的大新街一側到此出現堵塞,主道上正常行駛的車輛只能緩行。遠遠就能聞到一股腥臭味,走到該街街口,幾條黑色的、黃色的和白色的大狗,正扯著繩鏈連蹦帶吼,一條黑色獵狗因為叫得太凶,嘴還被賣狗人用膠帶纏住了。從這裡到江邊,狗販們佔道叫賣,大小狗竟有數百條之多,很多狗販都將狗裝在了微型車上,敞開後門向路人展示。
通往江畔的一段路,車輛根本無法正常通行,臨街賣花鳥魚和貓狗的攤販,不但支起了攤子,還橕起了大棚,行人也只能在馬路中間不足兩米多寬的通道中擠行。一家百年老字號的廠門,也被密布的攤位擋住。錢塘街的一位居民說:『在這幾條街上不但有幾千戶居民,還有幾家廠子,熟悉道路的司機都知道這幾條街難走,有時一堵就堵一小時。』
據知情市民講,在這裡進行買賣的狗、貓和鴿子,很多都沒有檢疫證明,讓人擔懮會不會有犬類或禽類傳染病傳播的危險。貓狗鳥等動物還在地上留下了片片糞便和尿漬,天熱時整個市場蒼蠅亂飛,附近居民都不敢開窗戶。因為種種問題困擾,慶興街、長春街和錢塘街的不少居民都搬走了,有的還把房子直接租給一些業戶。
記者了解到,道外區行政執法局一直對這個自發市場進行嚴格管理,但一天三清也不見成效。據介紹,這個狗市於1988年前後形成,其後按照哈市政府的『退路進廳』規定,一些業戶搬進了花鳥魚市場,但大部分業戶為逃避交費都拒絕搬遷。記者在這幾條街上了解到,不少攤販在此經營,向街道、環衛等單位交了衛生費等費用。
去年,哈市對這一片狗市進行了搬遷,但新建的狗市沒人去,這裡的狀況還是依舊。不少老百姓都說,如果有關部門下狠茬兒治理整頓,天天都有人看守,也沒有人來收費,這裡的情況早就不是這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