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6日電 一段時間以來,不斷有市民和乘客反映,哈爾濱道外客運站作為黑龍江省最大的現代化客運站,本來是為乘客出行服務的,可剛建成沒幾個月,整個二樓幾乎都被出租變成『皮草城』,致使客運旺季一樓乘客大廳擁擠不堪,很多旅客連坐的地方都沒有。這種做法背離了擴建客運站服務旅客的初衷。人們質疑:國家投巨資興建客運站,原始規劃設計就有『皮草城』?還是後期人為改變了客運站用途?
根據市民和乘客的反映,記者先後幾次到道外區客運站實地觀察。當9月末10月初客運高峰期間,該客運站候車大廳裡座無虛席,到處擠滿人,很多乘客坐在站外等車。候車大廳通往二樓兩側設有電梯,但一側的電梯停用,另一側電梯和大廳間被用玻璃隔斷分割開,佔據了候車大廳的很大一塊面積。記者在客運站外面看到,開車來送親屬乘車的市民,被自稱管理人員的人阻擋進入停車場,理由是『停車場是皮草城的,只有去皮草城的纔能停車』。
前不久,記者再次來到道外客運站,見雖然不是客運旺季,但候車室裡也是人頭攢動,座椅幾乎都被客人坐滿。而二樓兩側的皮草大廳裡情況卻不同,兩側大廳非常寬敞空曠,『老掌櫃皮草』和『巴黎皮草城』兩個皮草店的經營面積大約都有近千平方米,整個營業大廳裡只有不到20位客人。在客運站左側,緊鄰客運站大樓豎起一塊巨大廣告牌,很多等車的乘客認為其破壞了客運站外觀。
據了解,哈爾濱道外客運站是國家45個公路主樞紐之一。原來的道外客運站沒有候車廳,只有一個簡易的臨時候車廳,因為空間有限,很多旅客都是露天候車。新建客運站投資約1.68億元,東起大水晶街、西至承德街、北起太古街、南至小水晶街,總建築面積為3.2萬平方米。其中,客運站站捨建築面積7727平方米,地下停車場近萬平方米,大小停車位95個,地上停車場面積10600平方米,發車位28個,候車廳面積3400平方米,檢票口9個。設計日運送旅客1.4萬人次,發送班車600臺次。該客運站於2005年9月5日破土動工,今年2月3日投入使用,至今纔9個多月時間。
記者帶著市民和乘客的質疑,采訪了該客運站副站長鄭文。鄭副站長申明,此事他並不清楚,也不是客運站同意的。他介紹:『這事是客運管理總站負責,你得找他們了解情況。』
記者又采訪客運管理總站,辦公室一位姓許工作人員稱:『我是辦公室主任,這個事我們並不清楚,得找道外客運站。』
當聽說是道外客運站鄭站長讓記者找管理總站的,許主任又讓記者找生產經營處的王處長了解情況。可王處長對記者申明,該處並不知道這件事,道外客運站二樓出租的事也不歸該處管。
記者再找許主任,他給記者聯系了道外客運站站長張守義(音)。張站長對記者申明:『我剛到道外客運站兩個多月,對這件事不清楚。二樓出租不是我們簽的合同,具體是誰簽的我也不知道,可能是因為我們虧損,出租二樓用來減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