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6日電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市民用機動車代步,小區存放自行車的車棚也越來越被人冷落,好多已經改為他用。這樣一來不僅給剩下一部分騎自行車的居民帶來不便,而且還帶來隱患。
自行車棚改車庫居民扛車回家
日前,記者來到南崗區比樂小區發現,原先的自行車棚已經改為簡易車庫。鐵皮木板包裹的鐵柵欄內,小汽車和摩托車停靠在車棚內。附近的居民孟先生說,這裡原先有個車棚,前幾年,被人用鐵皮木板改為車庫了,他每天只能把自行車扛到樓上存放,既給住在這一帶的市民帶來不便,也給小區帶來安全隱患。
自行車棚改倉庫破壞小區環境
家住南崗區先鋒小區的居民反映,他們小區的自行車棚由於存放的車輛越來越少,被看車棚的人改成了堆放雜物的倉庫。1日,記者來到該小區看到,自行車棚已用磚和鐵皮圍砌了起來,裡面堆放了很多雜物。小區內的居民對記者說,小區居民原本希望把自行車棚改為綠地,可看車的人卻把自行車棚圍砌起來改作倉庫,這樣一來不僅沒有綠化環境,反而破壞了小區的環境。
自行車棚改廢品收購站
按照居民的反映,記者又來到道外區集良小區看到,過去的自行車棚已經改成廢品收購站。進出收購廢品的外來人員把居民大院搞得破爛不堪。該小區的居民說,過去大院內有一個自行車棚,住在大院的居民都把自行車存放在裡面,因沒人看管丟車現象經常發生。前幾年,街道派來一個50多歲的老漢,在車棚邊上建個小棚廈,讓他看管自行車,可沒過多久居民發現,他把撿拾的破爛堆放在車棚內,居民就不願意把自行車存放在裡面了。一來二去,廢品越堆越多,他後來乾脆將車棚改為廢品收購站。每天收廢品所帶來的氣味和噪音讓附近的居民苦不堪言,而且多次發生廢品買賣人員打架吵鬧,收購的廢品大多還是易燃物品,居民感到安全受到威脅,內心很是不安。
針對市區內自行車棚改變用途的問題,有關社會學者認為,這是城市建設發展過程中,個人利益如何讓位於全體居民利益的現實問題,這需要城市管理者把握好市民的生活要求,該拆除的拆除,該利用的還要更好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