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7日電 2003年,哈爾濱(包括市縣)汽車保有量為27.6萬輛;2005年為37萬輛;到了目前,已經突破50萬輛。業內人士推算,在3至5年時間裡,哈市汽車保有量將增至70至100萬輛。盡管哈市今年又新增了一些路橋,但一些司機仍覺得堵車的地方多了。隨著冬季的來臨,天冷路滑,哈爾濱的道路通行能力會進一步下降,人們擔心冰城的交通會更加擁擠不堪。
交警部門:今冬緩解交通擁堵是道坎
哈爾濱市交警支隊秩序處副處長孫玉慶說,車輛突然猛增到50萬輛,今年冬天,對哈市的道路交通是一個考驗。『交通擁堵很可能在第一場雪就會顯現。』
孫玉慶說,能否邁過交通擁堵這道坎,哈市交警部門正在提早制定預案。根據預測,松花江公路大橋的交通壓力會很大,為了緩解公路大橋的交通擁堵,減少橋面交通流量,目前交警部門已對公路大橋區域的交通流量進行了分配,對貨運車輛通行進行限制。同時將對友誼路和哈藥路口的信號燈進行延時紅燈時間調整,盡量延長車流在路上的時間,以避免車輛堆積在橋上。
預測今冬雪後易發生交通擁堵的路段還有紅旗—公濱環島區域、文府轉盤、霽虹橋、火車站、省政府、東西大直街、博物館轉盤等地區及周邊路段,屆時交警部門將增派警力,疏導交通,死看死守。
同時,交警部門將積極溝通有關單位,快速清雪,隨下隨清,最大限度減少冰雪路面。預案還提出對重點路段實行單雙號通行來控制車流量。
另據介紹,交警部門已經向有關部門建議取消四環路收費,讓車輛分流,避免公路大橋交通壓力過大。
現實狀況:單車擁有道路面積並不低
哈爾濱工業大學交通研究所、中國城市交通規劃學會理事裴玉龍教授認為,從世界范圍看,城市化過程中,路的增長永遠跟不上車的增長,在任何國家和城市裡,城市的交通供需永遠是一對矛盾。
那麼,哈爾濱的路網能承載多少車輛?
據哈爾濱城市規劃設計院副院長羅輯介紹說,目前,哈爾濱市的建成區面積約220平方公裡(不包括阿城和呼蘭兩區),作為省會城市,沈陽市的建成區面積為237.7平方公裡,濟南市為200平方公裡,大連市為340平方公裡。這幾個城市都是副省級城市,而且汽車保有量相差不大,具有非常大的可比性。
資料顯示,沈陽市機動車已達57萬輛,大連市機動車也接近50萬輛。城市個別擁堵雖然也存在,但是大規模的交通擁堵現象並不常見。
統計資料顯示,目前哈爾濱市道路總面積約為2000萬平方米,道路總長1405公裡。哈市每天市區流動車輛按40萬計,每輛車擁有的道路面積是50平方米。沈陽市每天市區流動車輛按60萬計,每輛車擁有的道路面積是70多平方米。濟南市區每天流動車輛按58萬計,每輛車擁有的道路面積是40平方米。
東北林業大學交通學院院長關強認為,在比較中不難發現,其他城市的道路承載能力與哈市相當,沈陽的交通位置重於哈爾濱,而大連的經濟地位強於哈爾濱,可是交通狀況卻優於哈爾濱,目前國內各大城市的路網容量還遠遠沒有達到飽和狀態。例如東京的城市面積與哈爾濱相差無幾,車輛卻是哈爾濱的10倍,每輛車擁有的道路面積也遠遠低於哈爾濱,但交通卻井然有序。『從理論上講,交通擁堵與車輛增加和路網容量有關,但目前看這些還不是決定因素。』
專家建議:最大化發揮道路通行能力
如何在現有條件的基礎上最大化發揮道路通行能力?
關強認為,首先要完善交通管理和控制。如有些交叉口信號方位方案,不能完全適合實際情況,信號周期和實際交通流的狀況不合適,造成車行不流暢。城市道路是一個系統,會由點波及到面。『哈市目前缺少信號協調控制系統,曾經上過一兩條主乾道的線控制系統,現在沒有實際運行下去。』
羅輯建議,要像北京、上海那樣,將松花江公路大橋等重點路段的隔離帶安裝可移動式護欄,在通行高峰時,將一側路面放寬,加大通行流量。
裴玉龍教授建議,應合理出行分流,以緩解商業集中區等道路的擁堵,可嘗試收取道路擁擠費等形式來分流車輛。
關強說,哈爾濱的城市交通還要進一步的規劃,特別是要加強小區域的交通組織和小交叉口的交通渠化。就哈爾濱市而言,行人和駕駛者遵章率不高也是造成交通不暢的一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