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落實科學發展觀要多點實招
2007-11-12 14:48:00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黑龍江日報評論員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12日電 今天出版的《黑龍江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題為:《落實科學發展觀要多點實招》

  科學發展觀來自實踐,又指導實踐進一步發展。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需要我們多想一些實實在在的辦法。本報最近報道的大興安嶺的『以煤代木』工程就是這樣的一個趕勁兒的實招,讓人耳目一新。

  據了解,大興安嶺地區有8萬多戶居民用木取暖,加之部分企事業單位供暖消耗,每年燒掉的木材資源達66.2萬立方米,而目前全區每年的經營性木材消耗不過160萬立方米。1974年和1985年,這裡曾兩度提出過『以煤代木』,但都沒能堅持下來。為了從『爐口奪木』,更好地實施『天保工程』,2006年12月,大興安嶺地委、行署、林管局領導再次啟動『以煤代木』工程,決心到2008年讓居民徹底告別『木柈子』。每年減少燒材66.2萬立方米,就相當於新增原始森林面積0.8萬公頃。作為我省的重要的生態功能區,大興安嶺人緊密結合本地實際,從當地居民的燒柴問題入手解決保護森林資源的問題,『開口』雖小,著眼點卻很高,效果很好。他們把科學發展觀這一重大的戰略思想,落實為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舉措,實在,可行。我們常說,一具體,就深入,這樣的實招多起來,我省科學發展的局面必然更加生動,以人為本,構建和諧,全面振興的步伐必然更加紮實,更加快速。

  一個時代的進步,總是以實踐基礎上的思想變革、理論創新為先導。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黨的十七大從繼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度,對科學發展觀的時代背景、精神實質、科學內涵、根本要求,進行了系統深刻的論述,並將科學發展觀寫入黨章。這是我們黨對當代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最新認識,是對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戰略部署和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最新要求,是黨的十七大一個重要歷史貢獻。黨的十七大報告還在『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中提出,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對於這些新思想、新部署、新要求,我們都應深刻理解、准確把握的基礎上,努力轉化為謀劃發展的正確思路,轉化為促進發展的政策措施,轉化為領導發展的實際能力。

  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應該始於學習,行於實踐。學習是前提,不學習就不能真正全面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精神實質和根本要求。實踐是關鍵,如果只是停留在學習的層面,觀念改變的層面,不能身體力行,把科學發展觀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那麼貫徹落實就勢必成為一句空話。我省幅員廣闊,工區有工區的特點,農區有農區的優勢,貿易區有貿易區的特色,各地、各行業具體情況不同,問題不同,破解的辦法也不同。科學發展觀,是我們解決前進中困難的一把金鑰匙。在實際工作中,需要我們開闊思路,創新方法,在緊密結合實際的基礎上,找准各自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突破口、關節點。從而避免照本宣科,從文件到文件,上下一般粗、上熱下冷。大興安嶺是生態功能區,他們在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過程中,從燒柴入手尋找人與自然平衡的秘訣,就是一個很好的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切入點。

  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離不開求真務實的精神。仍以大興安嶺的『以煤代木』工程為例,由於煤木有差價,燒木材又是林區人幾十年來養成的生活習慣,改變起來,其難度可想而知。為此,大興安嶺地委、行署、林管局領導對於補貼標准制定、爐灶改造、超儲燒柴回收等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問題,均采取了召開座談會、入戶征求意見等方式,傾聽百姓呼聲,尊重百姓意願,做了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從而真正把這一工程搞成了一個利國、利區、利民的工程。取得這樣的成果,靠的就是實事求是的精神,細密的組織和謀劃。

  一個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熱潮正在我省全面興起,歷史告訴我們,每一次重大的理論創新,都會極大地推動社會實踐、引領時代變革。多想點趕勁兒的實招,就一定能不斷推動發展的新飛躍,開拓發展的新境界,我們就一定能創造經得起實踐、人民和歷史檢驗的光輝業績。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