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12日電 隨著2007秋季森林防火工作的圓滿結束,全省森工林區已連續4年半(其中森工總局直屬的牡丹江、松花江、合江林區連續6年)未發生重、特大森林火災。
多次榮獲全國森林防火先進單位稱號的省森工總局,高度重視森林防火工作,始終把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作為關系林區改革、發展、穩定和構建和諧林區的一件大事來抓。按照山有人管、林有人護、責有人擔的要求,逐級簽訂了森林防火責任狀,所有林地均落實了由總局、管局和林業局副處級以上黨政乾部分別擔負的責任制和責任區。各林管局、林業局對森林防火措施做到了周密部署,嚴格檢查,狠抓落實。
廣泛生動的宣傳、教育,提高了職工和農戶群防群治林火的自覺性。各林區利用多種形式,常年開展面向基層、面向大眾的森林防火法律法規、政策措施、滅火常識等方面的宣傳教育活動,在民眾心中為大森林構築了一道安全屏障。
細致入微的火源管理,有效地保障了森林安全。全林區普遍實行了『五戶一包,十戶聯防』,在林、農交界地區建立聯防組織,制訂鄉規民約,吸收農民參加管護,做到了群策群力,群防群治。東方紅等林業局,離退休老乾部、老工人自發地組織起『義務防火護林隊』,帶動親友鄰居抓防火,形成了護林防火,人人有責的良好局面。為了防范火燒連營,全林區已在507個林場(所)、831個林區周邊村屯和179處林地周圍開設了防火隔離帶。各級森林防火辦公室實現了信息傳遞、地理信息系統和衛星熱點微機聯網處理,提高了工作的實效性。
『打早、打小、打了』,是森工防火的一條重要行為准則。據省森工總局防火辦主任潘貴凱介紹,目前全省森工林區已建起火情立體監測網絡,高山有瞭望塔,偏遠山區有流動巡邏隊,沿湖(江)地帶有快艇巡查,空中有飛機載人巡護,可全天候全方位監測林火,避免小火釀成大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