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13日電(記者 印蕾)省國資委出資企業財務監督工作會議13日召開,省國資委提出,將緊緊圍繞提高經濟效益,促進科學發展這一工作中心,做好推動企業財務集約化管理,增強集團控制力等六項具體工作,不斷提高出資人財務監督工作水平,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促進國有企業發展和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這六項具體工作是:
——推動企業財務集約化管理,增強集團控制力。各出資企業要抓住財務管控這一中心環節,以企業財務集約化管理為手段,以加強全面預算管理、資金集中管理、統一核算政策、統一風險控制流程、統一委派財務總監和加強財務信息化為內容,不斷提昇企業財務管控水平。
——積極開展行業對標,深化企業績效評價工作。各出資企業要進一步積極開展行業對標,充分利用全國統一的評價標准,分析和診斷自身差距,采取有力措施加強和改善企業經營管理;要將績效評價工作統一納入子企業的業績考核中,建立業績考核制度,完善激勵約束機制,落實資產經營責任。
——提昇財務管理質量和效率,做好出資企業財務信息化建設工作。各出資企業要盡快實現重大財務管控事項網上辦公、網上審批、網上監督;通過推進財務信息化,提高監管工作效率和水平,使財務監督在陽光下操作,使履行職責更加陽光。
——認真做好不良資產控制和管理,建立健全不良資產控制機制。從企業發展戰略、投資決策和重大經濟行為,到生產經營各環節,各出資企業層層都要建立起不良資產防范控制機制,運用制度和監督手段,將不良資產控制落到實處。
——認真做好2007年度財務決算和2008年財務快報工作,進一步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和經濟運行監測水平。要重視中介審計機構提出的各項管理建議,在日常生產經營和財務管理工作中予以認真落實。財務決算快報工作要與財務預算動態監測有機結合,發現問題及時整改,保證經濟運行分析質量。
——加強學習和培訓,提高財會人員隊伍素質。各出資企業要針對本企業財會人員隊伍實際,加大培訓力度,提昇其素質;對通過培訓仍然沒有取得會計上崗資格的人員,要采取措施進行調整;把住財會崗位進人關,吸引高素質專業人纔充實財會隊伍,保證財會工作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