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14日電 《生活報》刊發了《2007我省高校就業率排行榜出爐》的消息後,引起社會各界強烈反響,許多家長給記者打來電話詢問就業率的相關情況。13日,省教育廳學生處副處長張明華接受采訪時,就高校就業率的統計方式以及我省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狀況進行了詳盡的解釋。
就業率是如何統計的?
張明華介紹說,我省此次公布的高校畢業生就業率,是按照教育部及我省的有關規定,經過各高校及我省學生就業工作部門嚴格登記並統計出來的。尤其是針對各高校上報的有關』靈活就業率狀況』的數據,我省教育部門通過與高校所登記的就業單位及畢業生進行核對、抽查,有效地避免了高校為追求高就業率弄虛作假的情況發生,統計程序非常嚴格。
名校為何出現就業率不高
針對部分高校畢業生就業率偏低,以及一些被社會認同的我省名校就業率並不太高的狀況,張明華分析說,就業率數字的高低也從不同層面折射出畢業生擇業觀念的現狀。有些高校的畢業生能夠吃苦耐勞,可以理智地選擇到基層單位、條件比較艱苦的崗位就業。而部分名校的畢業生由於就業期望值過高,在選擇就業單位時,非高薪的工作不做,或者一心執著地准備出國、考研,出現有業不就的情況,降低了就業率,因此出現了部分名校就業率並不太高的狀況。
數據重在引導作用
張明華解釋說,雖然高校畢業生就業率排行榜並不能絕對地評價高校優秀與否,但從一定程度上客觀地反映了高校對於學生就業工作的重視程度,同時也真實地反映了學生就業的情況。
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大決策要充分考慮就業因素,要把就業狀況作為高校設置、專業設置、招生計劃的制定、學科調整、高校評估及學位申報審核等工作的重要參考依據,及核定高校事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的重要參數。我省每年兩次定期發布高校就業率情況已經形成制度,這些詳盡的數據不僅將對考生報考高考志願進行科學引導,也將督促高校重視畢業生就業工作,並把學生就業納入學校發展的重要議程。
未經審核不得向社會招生
據介紹,對於部分高校就業率較低的情況,我省教育部門在《關於進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若乾意見》中曾指出,堅持年度招生計劃安排與畢業生就業率掛鉤,對上年就業率低於全省平均就業率的高校,要減少招生、控制招生或調減增幅。
此外,我省要求,高校在制訂年度招生計劃時,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要切實負責,要根據社會需求制訂招生計劃。凡未經過學校就業部門審核同意的招生建議計劃不得上報省教育廳審批,未經省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審核的招生不得向社會發布和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