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14日電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來不少居民開始對舊小區內的房屋進行二次裝修。但是一些非新建、封閉小區內卻出現了居民隨意傾倒裝修垃圾的現象,長期堆積的裝修垃圾給小區環境造成了污染。
記者在道裡區共樂西二道街4號院內看到,大院一角被裝修垃圾、廢棄的車棚、易燃的廢品等雜物佔據。居民們說,這堆建築垃圾已經堆了一個夏天,一直不見有人清運。記者走訪了解到,目前哈爾濱市很多新建小區居民裝修產生的裝修垃圾多由物業統一處理,隨意堆放裝修垃圾的現象多出現在沒有物業管理的小區。
一位最近剛重新裝修過房屋的居民告訴記者,由於以前房屋格局不好,現在進行二次裝修一般都要砸牆改變房屋的格局,會產生大量的裝修垃圾。很多人都先把裝修垃圾堆在自家樓下,待裝修結束再僱人清運。
市環衛處市容科孫科長介紹說,近年來哈爾濱市每年產生的裝修垃圾正在逐年增多。去年開始實施的《市城市建築垃圾管理辦法》已經明確規定:單位和個人因裝修房屋產生的建築垃圾,本區域已實行物業管理的,應當按照物業管理企業指定地點臨時堆放,並采取措施圍擋、苫蓋,在2日內及時清運;未實行物業管理的,應當按照街道辦事處指定地點臨時堆放,並采取措施圍擋、苫蓋,在2日內及時清運。裝修房屋產生的建築垃圾,可以委托街道辦事處、物業管理企業聯系從事建築垃圾運輸的單位、個人有償清運,也可以根據情況自行清運。
道裡區建國街道辦事處城管科一位工作人員介紹說,沒有物業管理的居民樓,一般由街道辦事處收取衛生費來進行樓道和院內的清潔工作,但居民裝修產生的建築垃圾應當由個人清運。近幾年進行二次裝修的居民日益增多,不少居民將裝修產生的建築垃圾暫時堆在居民樓下或居民院內,裝修完畢後再統一清運。但是也有部分居民裝修後沒能及時將建築垃圾清走,街道辦事處並沒有處罰權,只能通過社區監督督促居民盡快將垃圾運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