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成本劇增壓縮利潤-透視生豬價提高養豬戶減少之謎
2007-11-15 09:58:27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張非非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15日電 13日,記者在哈爾濱市養豬專業村———呼蘭區雙井鎮勤勞村裡看到,當日最新的生豬收購價已漲到14.2元/公斤,比10月份最低價11.2/公斤漲了3元/公斤,但許多農戶家裡生豬存欄數非但沒增,反而明顯減少。

  成本劇增壓縮利潤

  『豆餅漲到3.8元/公斤了,玉米價也在大幅上漲。』雙井鎮養豬協會會長魏樹江說,他家今年先後出欄300多頭生豬,目前盡管生豬收購價已漲到與今年五六月份生豬最高收購價幾乎相同水平,但飼料等成本漲幅更大,養豬利潤被大大壓縮。『前些日子賣生豬,每頭毛利在300元左右,現在成本增加,多養豬可能反倒賠錢。』據了解,七八月份生豬存欄數在200多頭的魏樹江家,目前存欄數僅60頭,減少2/3以上。

  村民李象國的家,是省統計局在哈爾濱市的幾個生豬存欄數監測點之一。李象國說,勤勞村養豬情況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有代表性,目前生豬存欄數是在明顯減少。

  天寒地凍規避風險

  記者從肉聯、義利等廠家了解到,目前市場上生豬收購量不斷減少,生豬收購價節節走高。一位廠家人員說,每年臨近12月生豬存欄量都會大幅減少,為了保證收購數量,廠家不得不在冬季提高收購價,『開春後隨著生豬存欄量增加,可能恢復正常收購價。』

  魏樹江說,天寒地凍,豬的生長周期增加,平時仔豬從入欄到出欄最多四個月就夠了,但12月以後仔豬光吃料不長肉,生長周期增加到四個半月到五個月。最主要的是農民說不准四五個月後生豬收購價的走勢,『到時廠家說降價就降價,不如現在少養豬少擔風險。』看來農民普遍都在規避市場風險。

  農戶擔懮收豬環節

  肉聯、義利等廠家是通過專職收豬人(俗稱『豬販子』)與養豬農戶打交道。養豬農戶很擔懮『豬販子』操縱市場價格。

  呼蘭區一位不願『曝光』姓名的『豬販子』告訴記者,每天下午四五點鍾廠家會通知『豬販子』第二天的生豬收購價,『我們在通知價格上,每公斤降低0.2元到0.3元從農戶手裡收生豬。』據了解,肉聯、義利等廠家的生豬收購量很大,僅在呼蘭區每天就在2000頭以上,每個『豬販子』每天收購量在50頭左右,去掉花銷收入很可觀,『豬販子』們通常『第一年買車,第二年建房。』

  農戶對『豬販子』評價不高。『豬不好賣時他們壓價,好賣時他們瞞價。』勤勞村一位養豬大戶說,今年10月豬價跌到11.2元/公斤最低點時,『豬販子』騙他說還要跌,結果他低價賣出賠了;而『豬販子』把豬存了幾天後出手賣了好價。

  『啥時養豬人少了,「豬販子」急了,我們再多養豬。』勤勞村的養豬農戶們說。

責任編輯:呂博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