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歲的鄭存波十幾年前從一家工廠下崗了,那時,妻子沒有工作,孩子剛剛上學。下崗後的鄭存波靠打工維持一家的生活,十幾年來,雖然生活不富裕,但一家三口過得很幸福。2004年11月份,突如其來的病魔改變了一切,經常胃疼的鄭存波被診斷患了胃癌。隨後,鄭存波進行了手術。面對家庭困境,身體剛有好轉的鄭存波又開始打工。今年5月份,鄭存波的病情再次惡化,又進行了第二次手術。術後,醫生說,鄭存波的病情已經到了癌癥晚期。躺在病床上的鄭存波偶然在報紙上看到一篇文章,很多患眼睛疾病的人因為沒有眼角膜而面臨失明,鄭存波產生了一個想法:捐獻他的眼角膜。
昨天,記者在道外區新一辦事處水源社區李主任帶領下,來到鄭存波家中,記者看到,不到30平方米的家中沒有一件像樣的家具,連普通的電視機都沒有。鄭存波躺在一張單人床上,見記者到來,鄭存波艱難地坐起來,臉色蒼白,十分虛弱,說起話來也很費勁。說到捐獻眼角膜的初衷,不善言談的鄭存波說,患病以來,他得到很多人的關愛:社區積極為他辦理低保,朋友、親戚借錢給他看病,遠近的鄰居也都前來探望,為他送吃、送穿,這些關愛他無以回報,希望身後能捐獻眼角膜,回報社會。
在記者、水源社區工作人員、家人的注視下,鄭存波在《無償捐獻眼角膜協議書》上簽了字,記者看到,鄭存波流下了激動的淚水。鄭存波的妻子說,鄭存波患病後,已經花費了8萬餘元錢,自家的房子已經賣了,現在住的房子是租的。如今,鄭存波只能靠止疼藥緩解疼痛。記者看到,鄭存波家中有一臺破舊的縫紉機,地下堆著一些衣服,鄭存波的妻子說,為了掙點錢,社區工作人員幫她找了點做衣服的活,這樣既能照顧丈夫,又能掙點錢維持家用。
記者采訪結束時,鄭存波對記者說,其實,他想把自己的遺體也捐獻出去,但不知道自己這種病是否能將腎髒、肝髒等器官捐獻,如果可以的話,他願意捐獻。他說,他願意讓自己的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延續下去。
圖為鄭存波鄭重地簽完字,凝視著協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