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市缺乏相關法規和條例 逝者遺體捐獻多難實現
2007-11-16 16:52:13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孫川 王劍青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16日電 日前,一位生前辦了遺體捐獻登記而且進行了公證的老人平靜辭世。可老人去世後,他的兩個兒子堅決不同意捐獻。最後,老人的遺體按照正常程序火化了。記者從哈市紅十字會遺體捐獻管理辦公室了解到,缺乏相關的法規和條例進行規范和約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哈爾濱市遺體捐獻工作的開展和推廣。

  哈爾濱醫科大學遺體捐獻登記接受站的馬老師說,那位老人是在2005年4月辦理的遺體捐獻登記,但是,因遺體捐獻是完全本著自願、無償的原則,即使逝者本人有捐獻遺體的願望,在生前進行了遺體捐獻登記,並辦理了公證,但在其去世後,接受站會充分尊重逝者家屬的意見,如果家屬中有人不同意捐獻,接受站也不會接受逝者遺體。

  市紅十字會遺體捐獻辦公室孫桂梅主任介紹,哈爾濱市遺體捐獻工作從2001年5月掛牌啟動至今,已有1200多人到市紅十字會或哈爾濱醫科大學遺體捐獻接受站進行了登記,其中400多人辦理了公證手續。在6年間,登記者中只有少數亡者實現了遺體捐獻。有些辦理了遺體捐獻和公證的人去世後,其家人並不通知紅十字會和遺體捐獻接受站,而是直接將逝者安葬。

  近年來,隨著人們文明意識的提高和宣傳力度的加大,越來越多的人逐漸加入到遺體捐獻隊伍,但目前哈爾濱市遺體捐獻工作還沒有形成地方性法規,紅十字會的遺體捐獻手續不具備任何約束力,因此纔求助於公證。但公證捐獻的遺體,需要在捐贈者去世後纔能實施,且要完全本著自願、無償的原則。幾年前,上海率先制定出臺了遺體捐獻的法規,山東、重慶、南京等地也相繼推出,對遺體捐獻進行規范和保障。孫桂梅說,目前,他們已向有關部門起草並申報了《自願捐獻遺體管理條例》的立法規劃。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也是由於上述原因,遺體捐獻的最高境界———器官移植在哈爾濱市實現得還很少,目前僅有幾例眼角膜捐獻者幫助他人重見光明。孫桂梅主任說,器官移植不但要有大量供體,還要與受體實行良好對接,這需要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到捐獻者行列,特別是一些高危職業人群。但目前,哈爾濱市實現遺體捐獻者多為老年人,大部分已不適合器官移植,這不能不說是個遺憾。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