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說明】圖為建國北六道街15號2單元403室楊家無力承擔熱費,使用土暖氣。室內特別冷,楊大娘躺在床上蓋著厚被。
編輯同志:
我是道裡區建國北六道街13號、15號、17號的居民。這3棟居民樓建於1998年6月,住戶多為回遷戶,居民家采用『單體燃氣鍋爐』取暖,家家安裝了一個小型取暖鍋爐,以管道天然氣為燃料。
居民用燃氣鍋爐供暖,按天然氣每立方米2元計算,使用面積30平方米的住宅,每天約使用8立方米天然氣,一年供暖費約2000元,再加上維修費500元,每年則需2500元,比集中供暖熱費高一倍多。即使這樣,室溫仍難達標,只能維持在12℃左右。幾年來,供暖期內已發生8起鍋爐爆炸事故,居民提心吊膽。目前,這3棟居民樓大部分居民不用燃氣鍋爐了,自行改成土暖氣,燒起了煤和柈子,樓道成了煤棚子,存在火災隱患。建國北六道街300多戶居民希望盡快改造這3棟居民樓的供暖管線,望有關供暖單位幫忙並入集中供熱管網。(建國北六道街居民 趙復華)
調查附記:
15日,記者來到道裡區建國北六道街15號居民樓前看到,9位老人正在曬陽光。他們讓記者仰頭看居民樓,只見各家陽臺伸出了小煙囪,有的小煙囪正冒著煙,周邊樓體被熏得黑乎乎的。記者來到建國北六道街15號2單元403室楊家,82歲的楊大娘正躺在床上,蓋了兩層棉被,開著電暖器。楊大娘告訴記者,由於無力支付高額取暖費,她家燒起了煤爐子。記者看到,兩個居室牆體被熏黑,牆體潮濕,牆皮脫落。該單元5樓、6樓拐角處堆滿了煤和柈子,6樓、7樓拐角處堆放的取暖物品佔據了大部分樓道,通道剩0.5米寬,僅能一人過往。居民趙某指著樓道裡的玻璃說,該單元曾有一戶居民家鍋爐爆炸,把1樓至8樓的樓道玻璃都炸碎了。記者看到,3樓樓道窗戶上沒有玻璃,1樓、2樓樓道窗戶外層沒有玻璃。記者又走訪了其他兩棟樓的居民家,情況大致相同。
記者來到負責這3棟居民樓物業管理的廣廈物業公司辦公地點看到,房門緊鎖。辦公室玻璃上貼著『此房出租』的字樣。市供熱辦有關工作人員說,這3棟居民樓的產權單位可與周圍的熱網供熱單位協商,要求並入熱網。供熱單位做出成本核算,雙方認可後,按要求更換室內供暖設備,產權單位交納並網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