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19日電 黑龍江出產的優質大米,除了本地消費外,一般都是銷往南方省市,價格近年來也是連連走高。今年黑龍江大米又豐收了,不過由於水稻收購量少,收購價格偏低,造成農民惜售。農民和水稻企業都為此非常著急。
黑龍江慶安縣久勝鎮的十五萬畝土地種植了優質水稻。往年鎮上的四十多家水稻加工廠,每年都能把這些水稻全部『消化』。可是今年新水稻上市後,情況卻『一反常態』。
慶安縣久勝鎮鎮長孫河江說,『現在能達到滿負荷生產的只有二十多家,不到三十家。』
記者隨後來到鎮上一家水稻加工廠,沒看到一個送水稻的農民。企業負責人說,工廠每天的加工能力能達到五十噸,可是今年從水稻收購開始,因為收購價錢低,收不上來水稻,每天的水稻加工量只有十到二十噸。水稻加工廠為什麼會陷入半停產狀態呢?久勝鎮負責人說,這主要是因為今年南方稻谷同樣豐收,因此南方訂東北大米的大宗定單不多,而且給的價錢也比往年低得多,加上運力緊張,這直接導致了黑龍江水稻收購價格的降低,也讓稻農紛紛惜售。記者了解到,去年當地水稻的收購價格在每斤八九毛錢,而今年的收購價只有七八毛錢。
水稻加工企業負責人表示,現在價格都不高,但現在咱們認可不掙錢保本咱也得往外走,保持客戶年年發咱米,保證不掙不賠,對付先乾著。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