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0日電 近期,滬深股指在創出新高後連續下挫,導致基金投資風險增大,個別基金的淨值甚至降至1元以下。受此影響,市民此前一度高漲的基金投資熱出現降溫,各銀行的基金銷售窗口也開始變得冷清。
市民李女士一個多月前投資幾萬元申購了兩只股票型基金,起初一段時間基金『漲勢』喜人,可沒幾天就趕上了股市大跌,基金收益大幅縮水,不但前期賺的錢都回去了,還賠了近千元。李女士擔心損失越來越多,就到銀行准備辦理贖回,在銀行理財人員『長線是金』的建議下,她纔決定先觀察一段時間再說。
記者走訪哈爾濱市多家銀行了解到,隨著近期股市的持續調整,此前火爆的基金投資熱已明顯降溫,一些網點專門設立的基金銷售窗口前很少有人光顧。中行省分行營業部高靜說,近期辦理基金開戶和申購的市民有所減少,不過未出現大量基民集中贖回現象,多數基民表現得較為理性。
據了解,本月初,證監會下發通知要求各基金公司不得盲目擴張基金規模。通知下發後,幾十只基金暫停申購,部分基金還暫停了定投業務,並出現了少有的連續月餘沒有新基金發行的現象,這是引發基金市場低迷的主要因素。
招商銀行理財師指出,任何投資都有風險,投資者一定要調整好心態。對於部分急於贖回基金的投資者,專家提醒,基金的贖回需要支付成本,用好了可以止虧擴贏,一旦時機不當也很容易造成損失,基金再次申購還要付出更多的成本。因此,基民應堅持長期投資理念,不要因耐心不足或市場短暫變化而盲目殺跌贖回。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