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牡丹江發揮橋頭堡作用沿邊開放水平穩步提昇
2007-11-20 09:08:07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李民峰 徐大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在綏芬河口岸,滿載貨物的卡車正等待俄方驗關出境。記者王忠寶攝

  東北網11月20日電 牡丹江是我省對俄經貿的橋頭堡,對俄貿易佔全省70%。『拓展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十七大確立的提昇沿邊開放的思路,無疑給牡丹江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9日、10日兩天,記者一行走訪了牡丹江市的外貿企業和口岸,清晰看到了該市在沿邊開放中穩步前行的印跡。

  口岸昇級提昇開放水平

  10日下午,記者一行前往綏芬河口岸。301國道旁,幾百輛重卡車依次停放,十幾臺滿載貨車在口岸區排列整齊待檢出關。隨行的綏芬河商貿局局長呂靖介紹,這些卡車上的貨物將全部出口到俄羅斯。佔地4平方公裡的中俄互市貿易區已運作多年,中方基礎設施建設已完工,世茂假日酒店和會展中心等甚為壯觀。互市貿易區全部建成後將具有旅游、貿易、金融等多種功能。11月5日,中俄簽訂協議把綏芬河市列為雙方邊境地方合作的試點城市,這為其提昇開放水平創造了新機遇。

  這僅是牡丹江大通道建設的一個縮影。幾年來,綏芬河口岸站場進行了兩期擴能改造;東寧地方鐵路貨運線路竣工通車;開闢了牡丹江至海參崴、哈巴羅夫斯克和雅庫茨克的三條國際航線。如今,全市口岸年貨運能力已由700萬噸提高到1200萬噸,年過客能力由100萬人次提高到200萬人次。今年10月17日首批中—俄—中陸海聯運貨物經綏芬河口岸出境至俄羅斯海參崴地區改船運至上海,標志著陸海聯運大通道暨『借港出海』試運行工作全面完成,開闢了我省新的出海口。

  口岸設施和功能的完善吸引了眾多企業的目光。據了解,大亞集團的密度板和實木地板項目在綏芬河即將投產,上實集團也與綏芬河達成合作意向,一批有實力的企業紛紛籌劃進駐口岸。

  牡丹江市商務局局長王奉輝說,2008年起全市將建立符合國際慣例的現代電子口岸,提高口岸過貨能力和客流承載能力,叫響牡丹江對俄經貿合作『大通道』的品牌,構建鐵路、公路、航空、陸海聯運一體化的現代交通網絡,實現對外貿易運輸立體化。

  液晶電視全部出口俄羅斯

  走進新落成的海都機電產品城,一排排嶄新的廠房格外醒目。『miro』液晶電視是在俄注冊的品牌,設計年產值為6000萬美元的生產線已在這裡建成,目前已經試生產100臺。車間內,技術人員正在對工人進行技術培訓,講解生產各個技術環節的要領。

  尹文吉廠長興奮地告訴記者,康佳公司目前已進駐機電城,為『miro』做配套企業,生產線的建材、套料將實現本地化,產品則全部出口俄羅斯。他還透露,明年機電城還要引進移動DVD等電子產品項目,浪潮集團等企業也將進駐。

  加快進出口加工基地建設是牡丹江市實施增長極培育戰略的重要步驟。目前,該市正在加快輕紡、家電、農副產品為主的優勢產業對俄加工基地建設,培育了一批對俄出口生產企業,形成服裝、鞋帽、家電、建材、食品、家具六大對俄出口產品產業群。同時,通過實施『走出去』戰略,聯合外埠企業赴俄興工建業,開闢境外加工基地,廣闢境外市場。據介紹,現在有30多家國內企業已在遠東落戶,明年將繼續完善俄烏蘇裡斯克康吉經濟合作區的園區功能,爭取10戶企業全部投產達效。

  機電產品出口增長是牡丹江外貿的新亮點。據海關統計,1—9月牡丹江市機電產品出口總額為7.48億美元,同比增長42.3%,在全市外貿出口總額中的比重已上昇到21.2%。高附加值產品出口份額的增加,標志著牡丹江對外開放提檔昇級已經邁出了堅實的腳步。

  哈牡綏東產業帶張開『雛翼』

  301國道直通國門,以其為主軸的哈牡綏東對俄產業經濟帶建設的實施為牡丹江市沿邊開放注入了新鮮活力,並將與哈大齊共同橕起龍江騰飛的雙翼。

  在去東寧口岸的國道上,記者看到一處處建築工程枕戈待旦,2006年建成的浙江工貿園區整飭一新。本地企業投資的一家水產品加工廠剛剛建成,它主要從事水產品進出口加工業務。東寧縣商務局王雪松介紹說,今年這裡新規劃的果菜批發城也是以進口加工為主。

  牡丹江市區及所屬6縣(市)沿301國道擺放了7個對俄進出口加工園區,規劃面積83.3平方公裡,主要發展毛毯、裘皮大衣、家電、塑料制品、鞋、建築裝飾材料、食品等出口加工。特色突出的201、301兩條外向型農業產業帶初具規模,重點發展以蔬菜、水果、食用菌為主的出口生產基地,2006年實現蔬菜出口25.7萬噸、4907萬美元,水果出口6.2萬噸、2473萬美元。一些品種已經替代了山東、遼寧等省市的蔬菜,牡丹江市成為名副其實的俄羅斯遠東『菜籃子』。

  中奧毯業有限公司是一家典型的外貿出口民營企業。9日,在公司的生產車間,記者看到新上的25臺圓織機正在隆隆運轉。總經理漢吉仁告訴記者,新上的生產線可以增產150萬條毛毯,產品遠銷美國、日本、東歐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俄羅斯佔到出口比重的60%。

  由於牡丹江市采取有力措施,增強外經貿企業積極性,不斷壯大外經貿企業群體,如今像中奧公司這樣的企業遍布牡丹江。據了解,2006年牡丹江市有經營業績的外經貿企業達到635戶,其中進出口總值超億美元企業10戶。

  牡丹江市委書記徐廣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十七大報告明確指出要提昇沿邊開放,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這給牡丹江發展帶來新的機遇、新的希望。我們要加快對外開放戰略昇級的步伐,把口岸、沿邊開放優勢變為牡丹江的經濟優勢,要由過去的以口岸為主向腹地延伸,由單純的經貿合作向全方位合作延伸,由單純的『引進來』向『走出去』延伸。今後,牡丹江市要外建園區,內建基地,內外相連,總體推進,努力構築完善的對外開放經濟體系。

責任編輯:孫嵐

【專題】振興中的黑龍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