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巴彥農民圍繞糧食畜牧蔬菜建『立體銷售網』
2007-11-20 14:44:59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劉淑偉 宋玉環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20日電 『這裡出水的活魚,用不了一兩天就能擺上城裡人的餐桌!』巴彥縣巴彥港鎮的水產養殖大戶張福祥滿懷自信。他說,『靠著縣裡的水產公司,幫技術還幫著賣,我這百八十畝水面的肥魚早就有買主了!』巴彥縣靠立體化的農產品銷售網絡,萬發鎮的雞、巴彥港鎮的魚、紅光鄉馬鈴薯、巴彥鎮的蔬菜、松花江鄉的草莓、華山鄉的小雜糧、富江鄉的綠色水稻等都能快捷地走進市場,有的甚至漂洋過海賺回了大把外匯。

  近年來,巴彥縣圍繞糧食、畜牧、蔬菜等農業主導產業,以龍頭企業為依托,強化了基地建設。依托遠達糠醛、富江酒精、西集淀粉等龍頭企業,建立了230萬畝的玉米種植基地;依托興隆金鑼,建立了年飼養量185萬頭的生豬養殖基地;依托哈高科和德祥油脂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建立了70萬畝的大豆種植基地;依托天鑫、北旺米業等企業,建立了30萬畝的水稻種植基地,全縣初步形成了米豆稻、畜禽、特色經濟作物等三大類生產基地。

  同時,巴彥重點抓好農產品的流通,構築起政府、企業、個人多方參與的農產品銷售『立交橋』。該縣鼓勵農民成立農產品營銷隊伍和中介組織,采用『公司+農戶+基地』的形式把農民引向市場。他們一頭連農戶、一頭接市場,為農民產前提供信息、產中跟蹤服務、產後幫助銷售。黑山鎮東勝村、龍泉鎮龍泉村、興隆鎮民主村等分別成立了個體營銷隊伍,專門收購和向外販運農產品。縣裡還在上海、北京、大連等城市設立了巴彥農產品銷售窗口。目前,全縣農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到30多個,建立各類農民專業協會25個,發展農民經紀人達5500人。去年這個縣又投資3000萬元建設了巴彥、興隆兩處農資批發大市場,進一步活躍了農副產品流通。

  該縣積極調優農產品結構,提高農產品質量,提昇農民的商品意識。大打『精品牌』,對原有不適應市場的農產品進行了大面積調整,推廣了91個獲得國家無公害農產品認證證書的養殖業產品生產,以產品質量贏得了市場。許多專業戶還利用網上發布農產品銷售信息,尋求致富門路,諮詢農業科技。去年以來,全縣主要農產品流通率達到85%以上,其中網上農產品交易額達200多萬元,農民人均增收600元,實現了農民千家萬戶小生產與城裡千變萬化大市場的有效對接。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