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11月21日電 生活報20日報道了18日晚發生在哈市南崗區中山路與人和街交叉路口的慘案:
一名酒店服務員翻越路中間隔離護欄時,被疾駛的車輛撞倒死亡。
事發後,記者對該路段和市區內其他有護欄路段進行走訪,發現橫跨護欄者有恃無恐,險象環生。
冒險跨欄滿不在乎
19日夜晚,記者來到中山路與人和街交叉路口的事發現場,在從中山路往博物館方向的隔離護欄處,還是不時有人橫穿馬路跨越護欄。記者詢問一名剛從街對面跑過來的小伙子,他對橫穿馬路並不在意,一再強調天橋太遠,而且還得走半天纔能過去,這樣一跨就過去了,非常快捷。而當提到剛剛有人為此送命時,該人表示並不在乎:『沒事,因為我跑得比較快。』
20日清早,記者在道裡區尚志大街路段看到,這裡跨越護欄的人真是不少,除了年輕人還有一些中老年人,他們有的還拿著包裹,雖然身手不敏捷,但是跨欄的勇氣比較足。哈站前地帶,簡直就是橫過馬路跨護欄的訓練場,不論男女老少都能一顯身手。中午,在和興路部分路段,這裡雖然沒有護欄,但是橫過馬路的人群更是一派熱鬧場面,這些人中要麼是三兩相伴,要麼是一個人快速在車流中閃過。
七旬老人拄拐翻越護欄
20日10時許,由於路面積雪尚未清理乾淨,紅軍街上的車流量非常大。即便如此,違法跨越護欄在車流中穿行的人並沒有比平日減少。僅20分鍾內,就有百餘人在紅軍街沿線翻越護欄。
10時20分,在紅軍街公交站臺附近,一位拄著拐杖的老人步履蹣跚地向路中間護欄處走去,3分鍾後老人從車流中走到隔離護欄處,老人抓緊護欄,將拐杖拎在手中,用力地抬起腿准備跨上護欄。老人的努力沒成功,抬了半天腿也沒有搭上護欄,而老人身後已有多輛車飛馳而過。老人換了個姿勢,先將一條腿踩在了護欄上,然後側過身坐在了護欄頂端,慢慢地移動著身體,將一條腿跨過了護欄。此時老人手中的拐杖已經掉在了地上,老人雙手緊緊地抓住護欄,將另一條腿也邁了過來,最終跨過護欄。再次穿過車流,老人一共用了近10分鍾時間穿過了這條馬路。
老人走上人行橫道後,記者上前詢問這麼過街不害怕嗎?老人告訴記者:『我已經72歲了,我也不想這麼費勁地穿馬路、跨護欄,可看到別人都這麼走,我也不知道如果不走這裡還能從哪裡直接過街。』『走地下通道不是更安全麼?』記者問。『地下通道我走不明白,進去了半天出不來,而且還要上下樓梯,比這樣過道更費勁。』
行人:跨護欄省時省事兒
市民劉賀說:『有時候他也會選擇跨護欄過街,原因就是省時間、圖方便,如果一條馬路每隔幾十米就有一條過街天橋或者地下過街通道,那麼我絕不會冒險翻護欄過街了。』出租車駕駛員許波說:『我經常觀察發現,很多有過街天橋、地下通道的地方,可行人還是我行我素翻護欄通過,我認為還是行人故意交通違法的比較多。』
究竟是行人故意交通違法,還是行人過街設施有缺陷呢?哈爾濱工業大學交通研究所所長裴玉龍表示,目前來看哈爾濱市行人交通違法的具體原因有很多,也並不能完全說是因為交通設施缺乏造成的,因為哈市有些地方的過街設施都成了擺設,少人問津。同時過街設施缺乏管理、維護也是一方面,例如天黑了行人很少願意走地下通道過街,下雪了行人怕路滑又不願走過街天橋,諸如此類原因導致過街設施往往不能完全發揮作用。有關部門也應該增設一些人性化的行人交通設施,以便完全發揮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