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1日電 19日,我省多家銀行陸續開通了跨行通存通兌業務,記者連續兩天走訪了哈市多家銀行的營業網點。在采訪中,市民表示,跨行通存通兌,緩解了排隊難題,方便了百姓,但對收費標准,卻有很多人提出了質疑,有超過一半的被采訪對象認為不應該收費,而超過80%的被采訪對象認為收費標准過高。
跨行通存通兌的推出,讓很多市民感到到銀行辦理業務更方便了,但對是否應該收費和收費標准,卻提出了不同意見。據了解,目前各家銀行之間的收費標准不一樣,最低標准從1元到10元,最高從100元到200元。同時還有銀行要收取小額支付系統賬戶信息查詢費,標准為每次5元,同城與異地收費標准一致。各家銀行相差懸殊的收費標准,讓很多市民感到費解。一名市民表示,對各家銀行來說,辦理跨行通存通兌所需的成本應該是一致的,但為何收費標准最高竟能相差10倍?如果說成本是1元,那麼收費10元的銀行是否存在牟取暴利的嫌疑?而如果成本是10元,那麼收取1元費用的銀行,是否存在不正當競爭的嫌疑?
據記者了解,央行開通小額支付系統已經將近兩年,先在南方一些省市試點,然後逐步在全國推廣。在試點期間,央行曾經公布過一個對商業銀行的收費標准,即銀行為客戶辦理跨行通存通兌業務時需要用央行網絡而向央行支付的費用。央行當時規定是僅向商業銀行收取每筆基准價格0.5元。而能幫客戶實現跨行交水、電、煤氣等公用事業費的業務屬定期借記支付業務,央行向商業銀行收取的基准費用僅為每筆0.08元。即便兩年過去了,央行基准價格會有微調,但商業銀行的定價似乎也與成本價相差甚遠。
采訪中,市民劉先生認為,很多市民經常要到銀行辦理水電氣、電話等的繳費及按揭等業務,本身涉及金額就不大,而辦理跨行通存通兌有的銀行收費高達1%,還有最低收費,如果跨行取100元錢,要交10元手續費,太不劃算。
小額支付系統正面臨著銀行較高手續費的威脅,而『從客戶出發、方便百姓』的目的是否能達到,收費標准顯然是一個嚴峻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