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3日電 作為『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之一,『松花江水污染防治科技專項』日前啟動,並進入前期論證階段。據悉,該項目將以黑龍江、吉林兩省政府為主體,包括哈工大在內的大專院校將與沿江企業通力配合,聯合攻破8至10項防治水污染的關鍵技術難題,最終實現『保障城市飲用水安全、使流域的環境質量得到整體提昇』的目標。
據了解,長期以來,哈爾濱市屬地下水處於單一水源供水,加上松花江污染重、水溫低,屬於難處理水質。針對這一現狀,哈工大市政學院的水處理專家將與哈爾濱供排水集團公司有關人員聯合研發一些關鍵技術,形成多水源供水的局面。同時,找到保障飲用水安全的經濟、合理的解決方案,並逐漸向全國推廣應用。目前,哈工大水處理專家馬軍教授等研制的臭氧催化氧化技術已成功地在嘉興等地的水廠大規模應用,使當地水質得到很大改善,並被定為『國家先進示范技術』。據悉,該技術還將應用於哈航集團等省內企業,幫助其達到減污、節能的雙重效果,為即將到來的松花江流域綜合治理提供有益經驗和借鑒。
據介紹,今年初,科技部公布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確立了涉及國民經濟戰略領域的16個重大科學技術研究專項,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是其中重大專項之一。國家預計將投入343.25億元,用15年時間,使環境得到改善,水污染得到控制。作為此次國家重大專項重點的松花江流域,曾因突發性水污染事件受到國際關注,又因其涉及兩岸經濟發展和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等戰略意義,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預計將投入135億元用於該流域的綜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