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3日電 兩百多臺編織機一起運轉,庫房中堆放的成品和半成品像座小山。今日,哈市道外區團結鎮聯勝村橋西屯一大型黑加工點被取締,記者在現場看到了這幕『壯觀』的場面。
今日10時許,道外工商分局接到群眾舉報,迅速趕到黑加工點。在一處佔地六百餘平方米的偏僻民房裡,記者看到兩百多臺自動編織機一起轟鳴旋轉,一團團顏色各異的線軸和纖維團經過機器加工,生產出各種形狀的編織條。由於室內空氣不流通,再加上生產加工的都是纖維等材質,室內煙塵彌漫,女工不得不帶上口罩。廠房和庫房中堆放著小山狀的成品和半成品。
該加工點的業主王某告訴記者,他的工廠原來在民主鄉,今年七八月份纔來到橋西屯經營。目前,廠房中共有自動編織機216臺,生產加工各種用於汽車座墊的編織條、鞋帶、蠟燭蕊、中國結等,生產原料主要來自河北省。有時也為蘭西、賓縣等哈市周邊的一些市縣的小廠家帶料加工,賺取加工費。但從沒有辦理過工商、稅務等部門的證照。
據執法人員介紹,按每天工作8小時計算,該黑加工點日生產各種編織條可達6萬米。此外,檢查中,執法人員還發現了大量用黑心棉加工制作的汽車座墊。目前,執法人員已將該黑加工點的兩百餘臺機器、近6噸成品與半成品封存,還將對其黑心棉原料的來源,進一步調查、取證。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