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市推行全民醫保近1月 參保主體結構有點『偏』
2007-11-25 07:03:59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喬真真 慕海燕 張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25日電 讓150萬城鎮居民受益的哈爾濱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應做到應保盡保,然而目前僅僅2.5%的參保比例令有關部門始料不及。沒有醫保時天天盼著醫保,有了醫保為什麼不來參保?有關部門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盼醫保的都是急需醫保的,但是沒有大眾參保,哪來的統籌基金回報?

  參保主體結構有點『偏』

  記者從醫保部門了解到,截止到11月20日,全市300多個社保工作站共有3.8萬人參加哈爾濱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其中老弱病殘貧的人數佔已參保人數的60%以上。而本應是參保中堅力量的18歲至60歲勞動年齡段的人群卻少之又少。這將給醫保基金的支橕力帶來不小的壓力。

  記者從各社區裡的社保工作站了解到,自從醫保新政策實行以來,每天到工作站要求參保的人員中以老人、低保、重殘、大病者居多。醫保新政實行以來,道裡區經緯東段社區共有68個人參保,其中60歲以上的有20人、殘疾人6人、低保戶14人、無業大學生10人、0歲至3歲兒童18人。據該社區社保工作站的張主任介紹,老年人和低保戶是參保較多的人群,而青壯年一般都不願參保。社區居民劉偉明兩年前大學畢業,現在一家私企上班,雖然單位沒有給他繳醫療保險,但他自己也不想參保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他對記者說:『我和公司簽了3年合同,合同就要到期了,我也正准備換個單位,沒准新單位能給我保職工醫療保險。即便是不給保,我年輕力壯,很少生病,交270元保一年,醫院門診不能用、藥店買藥不能用,對我來說沒必要。』

  在道裡區聯昇地下開精品屋的陳先生對於新推行的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也不太感興趣。他說:『我沒有工作單位,一直是自己做生意,所以比較重視醫療保險。2002年我在『中國人壽』買了一份『康寧險』,保10種大病和意外傷害。所以現在參不參保這個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沒什麼用。』像陳先生這樣有穩定收入的中年人,一般都會為自己上一份商業保險,所以對新推行的醫保都不積極。還有部分五六十歲的退休人員,雖然原單位沒給辦職工醫療保險,但對於新出臺的居民醫保也持觀望態度。

  參加社保是一種社會責任

  眾所周知,參加了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之後,住院的醫療費用,醫保統籌的部分就會自動由醫保基金中支出,一個城市的醫保基金的建立和基金的支橕力強弱直接決定了參保人在生病需求之時所能得到的回報力度。

  據哈爾濱市醫保中心工作人員介紹,不論是醫保還是其他的社會保險,首先必須達到一定的覆蓋范圍纔能夠實現社會互助共濟,在較大范圍內統一籌集基金,分散風險。按現在哈爾濱市『全民醫保』的政策,年齡滿28天以上的城鎮居民都在醫保新政策的參保范圍內,如果新增的近150萬人群能夠達到應保盡保,哈爾濱市的醫保基金將會增加3.7億元。有了這樣一個可觀的基數,那麼回饋給百姓的醫療統籌金就會有充分的保證。記者從哈爾濱市社保局醫療保險處了解到,正常人群的總體發病率在3%左右,也就是說基本醫療保險是97%的無病健康參保市民,在用自己每年繳納的保險金來幫助少數的生病市民。這也就是個人每年只需要繳納270元,就可以享受醫保統籌基金一年3.5萬元支付金額的道理。

  『現在市民買一輛新車,可能還沒落牌照,就會積極地給新車上一份保險,來轉移車輛刮碰、肇事和丟失造成的經濟損失,據統計車險的投保比率已近100%。但是市民對自己的身體健康的關注還不及對愛車的關注,風險意識明顯不強。相當一部分人認為自己年輕、身體好,短時期內用不上醫療保險,參保就是白交錢,很可能用不上。按照哈爾濱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相關規定,今年12月20日之前參保,從明年1月1日起就可以享受相關待遇。而錯過之後,當年參保要下一年纔能獲得醫保待遇,疾病是無法預測的,用時再保的觀念顯然是不可行的。』市醫保處調研員趙阿英說:『另外,作為一個社會保險的參與者,還應該有一份社會責任,互助共濟就不能只單單地想到自己用不用得上,保了能不能「回本」,只有大多數人都參保,纔能共同救濟少數的病患。設想如果都只是病了希望得到救助時纔參保,那麼支出的比收繳的多,統籌基金哪裡來,基本醫療保險也就不會存在了。』

  居民基本醫保回饋前景廣闊

  據了解,最初哈爾濱市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剛剛建立之時,由於參保人數不多,醫保基金支橕力不強,回報給參保的待遇就相對較低。比如一個心髒支架的手術,醫保統籌纔給報銷2.6萬元,而隨著幾年來的發展和經營,基金支橕能力逐漸增強,心髒支架手術的醫保統籌已達到4萬餘元。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也是如此,隨著參保市民的增加、『基金底座』的豐厚,回報力度也會逐慚增加。現在有一些市民對『將門診就醫費納入醫保范疇』的呼聲很高,特別是一些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很多人需要定期點滴。這種點滴在門診就可以完成,但是由於門診治療費用不在醫保范疇內,很多人為此而選擇住院,不但自己麻煩,也增加醫院的負擔。據了解,隨著醫保統籌基金支橕力增強,這種呼聲已經在醫保管理部門的考慮范疇之內。『由醫保基金出資建立真正的「平民醫院」,醫院經營絕對是零利潤,所有開支由醫保統籌基金來支付。這樣的做法在其他城市也已經有試點了,只要醫保基金逐漸豐厚,哈爾濱市同樣也可以開展相關的業務。』趙阿英說。

  據介紹,對於醫保參與者的待遇,是需要醫保部門隨時調整的,而調整的參照就是基金的支橕力和抗風險能力,這也是政府希望劃入范疇內的市民能夠應保盡保的原因。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