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7日電 他們不會因為與眾不同的性取向而更多地受到社會的關注,而是由於在特殊的性行為中,沒有采取科學安全的防范措施,以及擁有多個性伙伴,他們感染了艾滋病毒。男男同性戀艾滋感染者,更多地需要專家以及社會的防艾指導和救治。本文中20多歲的小張(化名),便是這樣的一個年輕人。
接觸同性,最初是滿足衝動
我最早接觸同性戀這個圈子是在高三的時候,我的一個男同學喜歡我,一次大家出去吃飯,喝多了酒就發生了關系,接著就一發而不可收拾了。其實我步入這個圈子,家裡人也是有責任的,家人總是告訴我要好好學習,不能交女朋友,所以我就想到與同性一起來滿足自己的性衝動。當然了,從嚴格意義上說,我是個雙性戀,不算是絕對的同性戀。
到大學後,我處了一個外校的同性朋友,接觸很頻繁。後來他要考研,時間大多都用在學習上了。為了不影響他的人生,我決定與他分手,可他說什麼也不肯,可我還是做出了分手的決定!
同性戀浴池,我的『陷落地』
分手後一個人很孤單,我便在網上交了些朋友。有網友告訴我,某某地有一家同性戀浴池,可以到那兒去玩兒。因為好奇,我就去了。
在那裡,很多人一眼便看上了我,但是我很害怕,第一次沒敢做,只是對那裡的情況了解了一些,那些人幾乎都不戴安全套。現在想想,那些人不知道有多少是艾滋病攜帶者,真挺可怕的。
後來我又去過幾次,去得次數多了,自然也就放得開了。我去的第三次,和一個30歲左右的男人發生了關系。完事之後就各走各的,我們甚至連話都沒多說,彼此連姓什麼都不知道。
再後來我又去過幾次,先後和幾個男人發生過關系,直到遇見我現在的男友。
艾滋病,離我們並不遙遠
他在哈爾濱工作,家在外地,每隔幾個月纔和家人有幾天的小聚。他怕自己染上艾滋病,他很愛他的妻子,不想害她。可他又很膽小,不敢自己去醫院檢查,他讓我去檢查。他說他只和我接觸過,只要我沒有事,他就沒事。
我想了一想就去醫院了,因為我覺得艾滋病對我來說是不可能的事情,好像離我很遠很遠。可是誰也沒想到,檢查結果是陽性。
得知這一消息,我哭了,不是哭我自己,而是哭我媽媽,她為了供我讀書付出了太多太多,我覺得對不起她。同性戀害我感染了艾滋病毒,要知道,我是家裡的獨生子。
朋友放棄了回家的機會,因為他怕,但既然事情已經這樣了,他也去做了檢查,結果還好,他是陰性。但HIV病毒的潛藏期是6個月,所以他還得繼續檢查。
我以為朋友得知我的情況後會離我而去,可是他沒有,他精心地照顧我,我們一起上網,還通過疾控中心學習有關艾滋病的相關知識。
生命只有一次,必須好好活著
我只是難過了幾天,我沒有想過自殺或是怎麼樣,因為我覺得一個人的生命不只屬於自己,還屬於愛著他的人,所以我必須好好活著,而且活得比以前更好!
在這裡,我想先對艾滋病患者或是病毒攜帶者們說幾句話:我覺得既然得病已經成為了現實,那我們就該勇敢地去面對,逃避是沒有用的。天天想啊、愁啊,更解決不了問題。現在科技很發達,而且國家提供免費治療,所以我們要樂觀地去面對,艾滋病發病是7年到10年,發病後用藥可以控制28年。其實我們還有很長的時間,為什麼不讓餘下的時間活得精彩一點呢?還有,我想告訴同性戀朋友們,提高防范艾滋病的安全意識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