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江北將建金河灣濕地植物園明年8月前竣工
2007-11-27 14:16:08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陳南 朱光  葉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27日電 記者26日從哈爾濱市灘涂辦獲悉,哈爾濱市將於12月初在市政府南側、松花江北岸四環路和擬建的三環路橋之間灘地上啟動以濕地修復為主的環境整治工程,在這裡建設金河灣濕地植物園,使之成為擁有一島、二灘、三崗、四園、五池、六洲等六個功能區的濱水景觀區。該工程計劃明年8月前竣工。

  恢復灘涂濕地生態

  據了解,擬建的金河灣濕地植物園東西長3800米,最寬處1500米,面積1.8平方公裡。

  據水務生態專家介紹,金河灣濕地植物園的規劃,首先是以行洪通暢、岸線穩定為第一目標,以濕地工程理論為基礎,以人與自然和諧的理念為平衡點,以松花江流域典型地貌原生態植物為特色,以盡可能少的人工雕琢和生態手法,修復濕地功能,彰顯自然效果,建立具有文化內涵和適合人們參與活動的濱水景觀區。濕地植物園內各功能區設置葡萄藤架、蘆葦亭、苫草亭、原木亭、石亭等以生態型為主的花架亭廊供人們遮風避雨,同時還將在水邊濕地、池岸設置木質的觀光棧道。為了環保節能,金河灣濕地植物園的水電設施、燈光照明、生活污水處理均采用太陽能等天然能源。

  六個功能區回歸自然

  據設計人員介紹,根據灘地的現狀特點、水流條件和植物的分類特征,濕地植物園將分為六個功能區:一島、二灘、三崗、四園、五池、六洲,各分區由插花狀互相鑲嵌。

  【一島】位於灘地的中部,按照河灣形狀堆積形成,平面形態近似如意,面積17萬平方米,按照河谷高低起伏變化設計四峰,形成典型水流堆積地貌,為河流臺地森林植物區。順水流方向,從高到低,依次形成四個峰,第一峰頂尖高142米,與松花江防洪紀念塔尖高度相同;第二峰高130米,與公路大橋橋面高相同;第三峰高122.62米,為300年一遇洪水位;第四峰高120.89米,為1998年實測洪水位。其中在最高峰的位置設計一處水池,水面面積1660平方米,水深1米,池邊預留20米寬的平臺,用葡萄架做成生態回廊。

  【二灘】位於北汊入口,灘地凸出的灘尖處,面積5萬平方米。這裡是江水環流的淤積帶,江水清澈、沙灘潔淨,是天然的沙灘浴場,經擴寬河道形成二灘,分為沙灘運動區和沙灘浴場,是游人親水娛樂的場所。

  【三崗】自然形成並保留較典型的三道高地,與前進堤平行,順勢排列,面積17萬平方米,坡面為牛毛草、桑樹、山荊子、山裡紅等原生植物的保留區,人工輔助恢復野果三崗,即桑樹崗、山丁子崗、山裡紅崗,體現灘地自然野趣,本區為沙生植物區。

  【四園】位於高地、水面之間,面積26萬平方米,以四季特征野生植物分類規劃為百草園、百花園、百果園、百態園。選育牛毛草、早熟禾、鈴蘭、野百合、山杏、山梨、山裡紅等,還有榆、楊、柳、松等形態各異的孤樹,配以多種怪石,構成千奇百態的景觀。

  【五池】利用取土坑相互貫通,形成五小連池,環抱洲島,面積35萬平方米,可以隨松花江水位變化形成流動水體。根據各池的土壤條件和水深,分別以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漂水植物命名為:蓮花池、睡蓮池、浮萍池、菱角池、蘆葦池。並恢復多種水生植物,形成宜於水生動物繁衍生息的岸邊條件。

  【六洲】位於五池之中和沙灘區的六個四面環水的小洲,面積兩萬平方米,利用適宜的植物營造生態小環境,分別規劃為白鷺洲、江鷗洲、野鴨洲、鴛鴦洲、大雁洲、天鵝洲。在人工的輔助下形成適宜於水鳥生存的天地。同時在各個小洲上規劃建設標志性的亭閣,設置木質的汀步、棧道、索橋與岸邊相通,讓人們近距離體驗自然的奧妙。

責任編輯:呂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