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8日電 『這蜂蜜特別酸,而且衝水後杯底總有不少黑色的雜質,是不是假的啊?』27日,哈爾濱市民霍女士給記者打來電話,反映她在早市上買了一瓶野生蜂蜜,但是現在根本不敢食用。
據霍女士介紹,8日上午她在道裡區安靜街早市上購買了一瓶蜂蜜,商販表示是100%的野生椴樹蜜,5元錢一斤。買回家一瓶後,霍女士發現蜂蜜衝水後味道不但很甜,而且還特別酸,杯底總有不少黑色的雜質,想想價格這麼低,霍女士覺得自己可能是買到了劣質蜂蜜,拿出蜂蜜一看,瓶子上的標簽除了『野生椴樹蜜』字樣以外,只有一個簡單的生產日期『2007年5月』,並沒有保質期和生產廠家及產品成分。
對此,記者走訪了哈爾濱市的部分超市、早市以及商場,發現市場上的蜂蜜品種繁多,有以植物蜜源取名的『桂花蜜』、『槐花蜜』、『益母草蜜』等,有各種作用命名的『健身蜂蜜』、『美容蜂蜜』等,還有野生蜜、有機蜜等等,產品說明非常混亂。而且同一種蜂蜜的價格竟然也相差懸殊,以椴樹蜜為例,霍女士是花5元錢購買了一斤,而在一家蜂蜜專賣櫃臺,一斤椴樹蜜的價格可以達到30餘元。
記者采訪了經營蜂蜜專賣店的李先生,他告訴記者霍女士低價購買的蜂蜜應該是劣質蜂蜜,目前市場上出售的蜂蜜有一部分都是以糖漿、淀粉、蔗糖、食用膠為主制作的劣質產品。消費者購買蜂蜜,應該謹慎,純正的蜂蜜透光性強,顏色均勻一致,而劣質蜂蜜混濁而有雜質;純正的蜂蜜產品配料表中應該不含有其他成分,而且蜂蜜清爽甘甜,回味時間長,加溫水略加攪拌即溶化,無沈淀,但劣質蜜入口喉感麻辣,回味時間短,有些還伴有酸澀味等,加溫水攪拌不易溶化,且有沈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