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9日電 日前,鐵道部與省政府簽署了《關於哈爾濱西站建設有關問題會議紀要》,准備從2008年開始,按照30年不落後的標准,設計建設一座現代化的鐵路樞紐客站——哈爾濱西客站。消息傳出後,引起了哈爾濱市市民的普遍關注。近日,記者走訪了即將成為哈爾濱又一重要交通樞紐的西客站的所在地;采訪了經濟、規劃、金融、交通等領域的知名專家,傾聽了他們的獨到見解。
區域人氣驟增
26日下午,按圖索驥,記者驅車來到了哈爾濱西客站擬建地哈西新區。
沿著齒輪路一路走來,記者隨訪了幾位路邊的農戶,提起擬建的哈爾濱西客站,他們顯得很興奮。
路邊一家倉買的女店主王東梅說,自從修建齒輪路許多居民搬遷後,這裡的生意就非常蕭條,一天也見不著幾個主顧。最近聽說這一帶要建客站,一家人高興壞了。人多了,她這兒的生意立馬就會好起來。
在農戶甘泳志家大門旁,貼著《哈爾濱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強哈西火車客運站工程建設用地管理的通告》。在這裡生活了40多年的甘泳志有些不捨,但是想到政府已經對搬遷者做好了安排,將來會遷到不遠的新勝村,而這裡將出現一片現代興盛的景象,心裡也很高興。
雖然在《通告》上面明示了哈西客運站建設用地范圍,並強調禁止從事改變土地類別、現狀,新建、改建、擴建建築物、構築物等行為,但是沿著齒輪路一路前行,還是有不少農戶在大興土木。有的剛剛開工,有的已經基本告竣。多數樓體蓋得極其『單薄』,窗戶和門都還沒安上。沿途的一位農民說,一聽說這裡要建西客站,這不全都建起了小樓?都想多得點拆遷補償?
哈西規劃調整
記者從哈西新區改造建設辦公室了解到,隨著哈爾濱西客站即將落戶哈西新區,哈西新區的建設規劃將圍繞哈爾濱西客站的建設做相應調整,具體的調整工作是在市政府的指導下,由市規劃部門牽頭來做。
哈西新區建設以來,其功能定位是城市的副中心區,哈爾濱西客站的建立將使這裡成為城市中心區的一部分,周邊地產業以及酒店、商服等業態會越來越多,第三產業將會非常發達。哈爾濱西客站承接高速客運線,來往人流大,層次較高,原來發展第三產業只是哈西新區的一部分內容,此次調整將加大第三產業的比重。
緩解交通壓力
哈市綜合交通規劃研究所所長白仕硯認為,哈爾濱西客站的建成可緩解哈爾濱火車站局部壓力,分離其部分功能,減輕車站周邊壓力,使中心點的車流、人流疏散得到緩解。
有經濟專家認為,哈爾濱轄區面積大、輻射面積廣,但與我省東部城市、三江平原眾城市和俄羅斯遠東、西伯利亞城市,尤其是中俄東部邊界線俄方一側的眾城市相距較遠,要發揮哈爾濱市在東北亞經濟圈的功能和優勢必須在『路』上大做文章。所以此次包括規劃建設哈爾濱西客站在內的哈爾濱鐵路樞紐優化調整,將大大緩解我省境內鐵路乾線能力嚴重不足、樞紐能力不配套等問題。同時還將帶動哈西的發展和哈爾濱地鐵、市縣輕軌的建設步伐。
省社會科學院經濟學研究所趙勤告訴記者,鐵路運輸滯後一直是制約我省經濟發展的瓶頸,因此從整體來講,全省迫切需要一個像哈西客站一樣的客運站;此外我省是產糧大省,但因運力不足而限制糧食外運,西客站建立後,按照『客內貨外』的思路,將改善目前運力不足的情況,增加鐵路運輸能力,提高物流效率。
提昇經濟實力
哈西客站建立後,對哈爾濱的發展也會產生深遠影響。趙勤說,哈爾濱可以哈西客站為契機,促進整體經濟大發展,加快城市化進程,使哈市提檔昇級。以日本等地為例,客運站的所在地會產生集聚效應,帶動資金流,信息流等發展;隨著西客站的建立,也會帶動公路、鐵路、城市公交體系的建立,從而形成商貿中心,打造現代服務業,形成商業圈。
哈爾濱商業大學金融學院李國義建議,在西客站建立的同時,也應做好垃圾處理、減少噪音和廢氣排放量等環境保護工作,以及更好控制水資源的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