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很多城市孩子對學習鋼琴、小提琴感到厭倦的時候,他們不知道有多少農村孩子雖然渴望卻少有機會聽到一堂真正的音樂課;當很多城市孩子想盡辦法逃避體育課的時候,他們不知道有多少農村孩子連一個懂得籃球比賽規則的體育教師都接觸不到。
在國家和各級政府不斷加大素質教育實施力度的今天,縮小城鄉教育差距已取得諸多令人欣喜的成果。但與此同時,現實條件下仍有部分農村學校的音、體、美教育存在師資缺乏、專業水平較低的困難,應該引起關注。
資料圖片
山村代課教師李小峰是柿園子小學惟一的老師,學生從一年級到五年級都有。(資料圖片)
東北網11月29日電 題:全能教師的苦惱,『我到底該教什麼?』
『我的農村學生很喜歡上音樂課,但學校條件有限,連一位真正的音樂教師甚至一臺錄音機都沒有。』黑龍江一位農村小學音樂教師說,現在的農村孩子也渴望像城市孩子一樣學習藝術、體育課程,也有學生有藝術天賦,但學校開這些課存在一定困難。
據記者調查,在黑龍江一些農村中小學校,語文、數學等主要學科教師與城市學校差距不大,而音樂、體育、美術『小三科』缺乏專業化教師的矛盾較為突出,一位教師承擔多門課程、跨學科、跨學年授課的現象比較普遍。
在省會哈爾濱市,各縣(市)缺少音、體、美教師幾百名。教師結構的不合理,客觀上使得一些中小學的音、體、美課程無法開全。
黑龍江省林甸縣一位中心小學校長告訴記者,按照新的教師編制核定人員之後,農村中小學很難設置專職的音、體、美教師。為緩解『小三科』教學的突出矛盾,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采取了相關舉措,一些老師跨校兼課,一些學校還采取了幾個年級合並上課的辦法。
一位小學校長無奈地說:『現在農民的生活好了,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農村學校課程開不全,完不成對學生的素質培養,農民就把孩子往城裡學校送。我們也很想讓孩子在農村享受像在城裡一樣的待遇,可條件有限啊。』
記者在一所農村小學采訪時,偶然遇到了一位身兼數職的老師。她是四年級一個班級的班主任,教語文、數學,還兼教全年級的思想品德和地理課,並且還是學校的會計。
其實,這種情況在農村學校並不少見。一位縣級教育局初教科的工作人員對記者說,有的學校6個班,包括校長在內就七八個老師,人人必須是『多面手』,『小三科』能教到什麼程度,只有靠老師盡力了。有的老師要跨兩三個學校兼課,第一節課在這個學校上體育課,第二節課騎上自行車到另一個村子教課。沒有體育教師的學校,上體育課能給學生准備個球玩玩就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