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30日電 29日,媒體報道了王老太在家藏錢、遭水泡後發霉一事。那麼,出現殘幣該怎麼處理,殘幣兌換又有什麼標准呢?記者對此進行了走訪。
銀行殘幣種類多
記者在銀行了解到,比較常見的殘幣是火燒幣、霉爛幣和鼠啃蟲蛀幣。
出現得最多的是火燒幣。在城市中多是因百姓把錢藏在電飯鍋、微波爐裡,不慎造成損失。而在農村則多因藏在灶坑、火炕、柴草垛中被燒毀。『農村出現火燒幣的情況更多一些,因為農村存錢不如城市方便,也沒有把錢存到信用社的觀念。『上次有個人把賣糧食的錢藏在柴火垛裡忘了,燒荒時錢被燒成了一把灰。』銀行一位負責殘幣兌換的工作人員說。
此外,霉爛幣、蟲蛀幣也不少,多是由於藏錢環境不佳導致的。銀行提醒,在家中藏錢一定要選擇乾爽通風的地方,小心潮濕導致發霉,還要防止鼠啃蟲蛀。
殘幣最後要銷毀
王老太的殘幣中有發霉後粘在一起的一疊紙幣。在清點時,工作人員先確認其是否夠兌換標准,征得當事人的同意後,用專用小刀從中間將粘在一起的紙幣切開,用小鑷子清點張數。工作人員表示,他們為了能最大限度地還原准確數目,有時會破壞錢幣。因為他們是專業人員,而且殘幣最後都會被銷毀,所以被他們破壞的只要符合標准都可以記錄數目後兌換,如果是殘幣擁有者自行破壞的,就可能被認定為不符合兌換標准。很多殘幣無法還原到毀壞前的數目,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百姓發現殘幣後自行處理時造成了損失。銀行工作人員建議大家處理殘幣時一定要小心,『最好直接拿到銀行,由專業人員處理。』
殘幣兌換有標准
記者諮詢了各大銀行,關於殘幣兌換目前有一個全國統一的標准:票面剩餘四分之三(含四分之三)以上具備規定特征的即可全額兌換;票面剩餘二分之一(含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三以下具備規定特征的半額兌換。就算是破碎嚴重的紙幣,只要被鑒定為真幣且能拼接成一個基本連續的票面就可以按這一標准兌換。目前各個銀行網點都在執行這一標准,有殘幣可到各銀行的營業網點兌換。如果是很難准確鑒定的殘幣也可以到位於道裡區河源街16號的中國人民銀行中心支行,由工作人員鑒定出兌換數額,再將鑒定後的殘幣拿到各專業銀行即可兌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