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關注民生破解難題 黑河工程項目政府采購紀實
2007-12-03 16:41:29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柁亞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3日電 今年,中俄邊境的小城黑河,到處可以見到建設的影子。高高的腳手架和繁忙的施工隊,無不在展現著這個城市的生機和活力。而在城西,原來的棚戶區,也被如今一個聳立著座座高樓的現代化小區所取代,棚戶區的數百名用戶已經住上或將要住上新樓。

  黑河市的城市發展是由東到西的,西部發展相對比較落後。長期以來,城區西部絕大部分建築是平房,布局散亂,基礎設施落後,交通擁擠。改變,是棚戶區居民盼望已久的事,但正如原來的棚戶區居民老張所言,拆遷後有沒有錢住新房,也一直是棚戶區居民的擔懮。

  但現在,老張的擔懮解除了。2006年,黑河市委、市政府把棚戶區改造列為全市重點項目。由於該市工程類項目早已納入政府采購,在棚戶區改造中,黑河市政府采購辦和采購中心嚴格履行政府采購、投資評審等制度,大大降低了工程造價。工程結束後,新建樓房以每平方米800元的成本價售給動遷戶,比市場價低400?500元。雖然老張說不清什麼叫政府采購,但實實在在的優惠讓他體會很深:『房子住得很舒服,價格又便宜。』

  事實上,不只是住房,近幾年,黑河市的公益性建設從樓房、道路、綠化到城市垃圾處理工程,無處不見政府采購的身影。黑河市財政局局長黃玉凡說,政府采購關注民生,正是政府采購的參與,節省了大批財政資金。

  1

  工程項目納入政府采購

  工程項目政府采購是政府集中采購的一項重要內容,在政府采購工作中佔有規模比重最高、專業技術性最強、實施難度最大等特點。從2005年開始,黑河在全省首開工程項目政府采購先河。當年,黑河市直財政性資金投資的工程項目全部被納入了政府采購,工程項目政府采購金額達到1.05億元,佔全部采購額的87%;工程項目節約資金1573萬元,佔全部節約額的77%。三年來,市直共實現政府采購額31146萬元。其中工程項目實現政府采購額26931萬元,佔全部采購額的74%。工程項目節約額4423萬元,佔全部節支額的86%,平均節支率達到16.4%。

  取得如此成績,關鍵在哪?黑河市財政局局長黃玉凡說,要想擴大政府集中采購的規模,就必須將工程項目全部納入到政府采購,對原分散采購模式進行徹底改革。這項改革在醞釀初期,遇到了較大的阻力。他們積極爭取市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並鄭重向市政府承諾,財政部門不但能管好資金,而且能管好工程,贏得了領導的重視、信任和支持。於是,黑河制定了《黑河市財政性資金建設工程實行政府集中采購實施辦法》和《黑河市財政性資金建設項目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將黑河市區財政性資金投資建設工程項目全部納入政府集中采購。

  2

  破解操作扯皮難題

  按照《招標投標法》規定,建設行政機關是工程類項目招投標的監管部門。而按照《政府采購法》規定,財政機關是包括工程類項目在內采購項目的監管部門。從表面上看,工程類政府采購項目似乎出現了兩個監督管理部門,如果兩個部門之間對工程采購項目的管理缺乏協調溝通,就會出現要麼搶著管、要麼誰都不願意管兩種情況,如果出現前一種情況,項目管理就會有兩個『婆婆』,爭來爭去,懸而不決,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出現後一種情況,彼此之間互相推諉,推來推去,工程管理就會處於一種缺位狀態,同樣也會造成效率低下的局面。為了避免類似情況發生,黑河市財政局積極主動與建設部門銜接溝通,依據法律和政策理順了相關部門的職能,解決了工程項目政府采購管理主體不明、職能不清的問題,建立了目標明確、關系和諧的操作機制,構建了『陽光工程』的總體框架。

  3

  破解風險管理難題

  如果缺乏有效的風險防范機制,工程項目政府采購這種『陽光下的交易制度』就可能有名無實,變形走樣,難以實現節支、防腐的制度目標。為此,黑河在做好供應商資格審查認定和嚴格合同管理的同時,構築起集行政監督、司法監督、公證監督、紀律監督、輿論監督和財政全程監督於一體的全方位監督網絡,維護了政府采購的正常秩序,有效防范了政府采購風險。

  在實施工程項目政府采購中,黑河十分注重發揮財政投資評審機構的職能,將財政投資評審報告作為下達預算、撥付建設資金、批復項目竣工財務決算的重要依據,實行了『先評審,後招標』、『先評審,後撥款』、『先評審,後批復決算』的管理制度,對於實現科學決策、合理控制工程造價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黑河市正在不斷探索,努力創新,力爭把工程項目政府采購工作推上一個新的臺階,為全省提供更多經驗。

  [發表評論] 來源:黑龍江新聞網-黑龍江日報編輯:韓波作者:

責任編輯:呂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