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殘疾人『自強創業之星』:身殘照樣創大業
2007-12-03 16:50:35 來源:東北網  作者:印蕾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3日電 題:殘疾人『自強創業之星』:身殘照樣創大業

  記者 印蕾

  每年的12月3日是國際殘疾人日。在今年的國際殘疾人日到來前夕,黑龍江省首度評選出的64名殘疾人『自強創業之星』受到了表彰。他們所創辦的企業涵蓋了醫藥衛生、機械制造、服裝、糧油加工、文化藝術、服務業、房地產等行業,充分體現出殘疾人的智慧與纔乾,展現出殘疾人身處逆境、自強不息的感人風采。他們通過自己的經歷,向世人證明了『身殘照樣創大業』。

  盲人企業家畢強:活著就要做個對社會有益的人

  哈爾濱市建國醫藥連鎖有限公司總經理畢強,19歲那年因眼底出血,導致雙目失明。面對這個致命的打擊,畢強說他消沈過,苦悶過,也無數次的拷問自己:存在還有價值嗎?

  一天,他從收音機裡聽到了一個響亮的名字——張海迪。被張海迪精神深深感動的畢強,心中堅定了這樣一個信念,『活著就要做個對社會有益的人』。

  眼睛雖然看不見,但畢強卻從未停止過對知識的渴求。『一定要讓世人看到我的存在,一定要向世界證明我的價值』,畢強暗暗立下誓言。

  1995年,畢強接手了當時僅有42平米的建國藥店。六年時間裡,他苦心經營,吃住在藥店,即使是春節和元旦,也沒回過一次家。為了能把這個藥店經營好,畢強動了很多腦筋:在全市率先提出讓利於民——把好藥獻給患者,把健康帶給大家,把價格降到最低,把實惠留給民眾;重質量,講信譽——率先提出『如售假藥,加倍賠償;藥品違價,加倍賠償』,同時嚴把質量關,保證建國醫藥的7000多種藥品,無一假藥,讓百姓絕對放心。

  時至今日,畢強的公司已擁有120家連鎖店,年營業額近億元,每年為國家上繳利稅一百多萬元,並安置了大量的下崗待業人員再就業,其中包括36名殘疾人。致富思源,在去年的『國際殘疾人日』,畢強組織公司員工開展『把關愛獻給殘疾人兄弟姐妹』的愛心捐贈活動,價值11.6萬元的衣物、錢款全部捐獻給哈爾濱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

  畢強說,他最想對盲人朋友們說的一句話是,我們有幸生活在這樣一個社會主義大家庭中,只要你心中擁有了陽光,生活一定會格外燦爛;只要你熱愛生活,珍愛生命,盲人同樣能夠領略色彩的斑斕。

  肢殘人企業家李延龍:身殘志堅唱響《自強之歌》

  四個月的時候,李延龍不幸得了小兒麻痺癥。在繼父『殘而無用』的偏見下,一段難以言表的人生痛苦,也造就了李延龍堅強的性格。克服各種困難,從一個自行車修理部,發展為為國家上繳利稅30多萬元的汽車輪胎銷售公司,歷經二十多年的打拼,李延龍成功創業。

  面對榮譽和贊揚,李延龍異常清醒。腰包鼓了,但人不能忘本,應當致富思源,富而思進。在各級殘聯的大力支持下,他自掏腰包創辦了『飛龍殘疾人合唱團』並任團長。《自強之歌》、《情系我的兄弟姐妹》、《永恆的彩虹》等歌曲唱出了殘疾人的心聲,展現了殘疾人自強不息的風采;不但唱響了哈爾濱,還傳遍了全國各地。李延龍帶領殘疾人開展『一家有難大家幫』的活動,殘疾人生病了、車子壞了、家中有難事了,大家都會互相幫助。

  當李延龍正享受創業的成功帶來的喜悅時,當李延龍深感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的光榮時,2005年4月,一份醫療診斷再次給了李延龍致命一擊——李延龍患了肝癌。被推進手術室後,他的肝髒被切除三分之一,膽囊摘除,在痛苦中一次次進行的放療、化療……是殘疾人自強不息的精神鼓舞著他沒有被病魔嚇倒,積極地配合醫生進行治療。李延龍說,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笑對人生,珍惜每一天,勇敢地去追求生命的尊嚴。

  三年前,李延龍在黑龍江省角膜捐獻志願者大會上做出了這樣的承諾,在他去世後的最佳時間內,將眼角膜捐獻給上海市和哈爾濱市的兩位盲人朋友,讓他們重見光明,讓他們感受人間的真情,讓他們領略祖國大好河山的美麗,也讓他們代替自己,好好看一看我們國家所發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

  聾人企業家高曉峰:七項國家發明專利擁有者磨難使我更堅強

  自幼失去聽力後,高曉峰的整個世界從此變得寂靜了。是父母無聲的支持給予了他無窮的信心和力量。

  失去了聽力,父母鼓勵他說,聾人可以同健全人一樣生存;大學的校門向他無情地關閉,父母又告訴他,只要努力就能改變自己的命運;當他下崗失業時,年邁的父母把僅有的積蓄默默地放在他的手裡……學習、工作、奮斗過程中每取得的一點成績,父母都會為他感到高興和驕傲!

  人生難免有殘缺,磨難使人更堅強!多年的拼搏,使高曉峰從一個無知少年成長為光榮的共產黨員,從普通工人成長為公司的董事長,並擁有7項國家發明專利,10多項科研成果,碩士結業,並被晉昇為高級工程師。高曉峰創辦的黑龍江省富坤糧食加工有限公司經過幾年的發展,也迅速地發展壯大起來,成為全國綠色食品優秀龍頭企業,全國最大的米粉加工企業之一。『我們也成為社會主義新墾區的建設者,也為聾人朋友贏得了尊嚴和事業,也具有了回報社會,奉獻愛心的能力』,高曉峰興奮地說。

  創業成功的高曉峰,沒忘記回報社會。他先後出資20餘萬元支持殘疾人事業的發展,幫助16名殘疾人脫貧,資助一個聾人家庭蓋了新房,幫助5位貧困殘疾青少年重返課堂,並資助一名大學生完成了學業。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