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旅游
搜 索
漠河做大做強『北』字旅游品牌 建設旅游文化經濟強縣
2007-12-03 19:19:02 來源:東北網  作者:宋汜波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3日電 加快旅游文化產業昇級,做大做強『北』字旅游品牌。漠河縣委、縣政府把培育旅游文化特色優勢產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新的增長點,響亮地提出了『立足地域資源新優勢,突出旅游文化新特色,把漠河建成極具活力的極地上惟一性、壟斷性、稀缺性的人文生態旅游基地』的旅游文化產業發展目標。全縣旅游文化產業不斷展現了大發展、快發展的良好局面,保持了強勁的發展勢頭。

  為促進旅游文化產業協調、快速、可持續發展,漠河縣制定了長遠的旅游文化發展規劃,不斷加強旅游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實施北極村改造工程,投資1400萬元北極村景區二期工程景區的整體工程已完成80%。興建了北極沙洲、觀音山文化景區等標志性景點,對五•六火災紀念館進行改擴建和室內重新布展,使旅游文化基礎設施得到了全面的提昇,游客增幅明顯。

  漠河縣舉辦了首屆中國『四極』 (撫遠、三亞、喀什、漠河)旅游發展論壇,全面整合旅游資源,聯手打造中國極地旅游品牌,形成中國極地旅游發展共同體,促進各地在宣傳促銷、市場開拓、產品研發等方面的合作,進一步增強在國內外旅游市場的凝聚力、吸引力和競爭力,使北極漠河成為黑龍江省正在蓬勃發展、最有希望、最具潛力的新興旅游縣份之一。

  讓資源變成資本,讓資本變成資金。漠河縣充分利用悠久的歷史、得天獨厚的極地優勢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依托神州北極、神奇天象、神秘源頭、大森林、大冰雪、大界江,以找北、找冷、找純、找奇、找靜、找美、找自然為體驗,精心打造『北文化』。李金鏞、袁大化、宋曉濂、古黃金之路等歷史名人和采金歷史與采金文化兼容並蓄,為讓采金歷史作為文化的承載,形成了一個獨立文化,在采金聖地胭脂溝遺址,建成了采金體驗園區,全力打造采金文化。同時,結合悠久的原始特色,圍繞飲食、民居、民俗,推出了以黑龍江魚、山野菜、野生漿果、山藥材等為主要內容的系列『東北民間飲食』,以『木制別墅』為主要特點的系列『東北特色民居』,打造出了具有濃郁鄉土氣息的土著文化。為使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相融合,推進『龍文化』發展,在黑龍江源頭洛古河村籌建『龍文化主題公園』,將建成12米高黑龍雕塑、龍文化展覽館、龍潭游覽區等項目,使龍文化成為旅游文化新的亮點。

  為全力推介漠河的旅游文化,這個縣還將發展文化產業與旅游相融合,全面實施了以『編寫一部書、拍攝一部電影、制作一部專題片、舉辦一臺文藝節目、創作一首歌曲和打響一張城市名片』為內容的旅游文化建設『六個一工程』。充分挖掘歷史文化,加強對民間文化的收集、整理,把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與豐富的旅游資源有機結合起來,不斷豐富旅游資源的文化內涵。提昇漠河在國內、國際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今年,漠河縣被入選『全國縣域旅游百強』,北極村入選『中國縣域旅游品牌景區百強』。『北』字旅游品牌人氣飆昇,入境旅游團隊和散客快速增長。截止10月末,全縣共接待海內外游客121240人,同比增長 31.4%;旅游社會總收入8918萬元,同比增長49.68%。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