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9日電(周力 記者高長利) 大興安嶺地區塔河縣把生態建設作為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有效載體,以綠色為本,保護生態環境,大力開展『植綠護綠、美化家園』等活動,取得了顯著成效。
自『天保工程』實施以來,塔河縣把生態建設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上來,不斷加大綠化營林工作力度。建立青風亭樟子松自然保護區88公頃,加強中心苗圃建設,現已建成了花卉種植、經果林、北藥種植和珍貴樹種馴化培育四大科技示范基地。對廣場進行了整體綠化,形成了東有中心苗圃,中有天祥、仁和廣場,西有棲霞山生態園林的生態廣場格局。春秋兩季造林綠化期間,縣營林局積極組織機關、企事業單位、駐軍、中小學生、廣大青年志願者,深入造林地,栽植『公僕林』、『紅領巾林』、『三八林』、『青年林』等義務林,建立義務植樹基地。同時,綠化辦還組織副科級以上乾部栽植『清廉林』,建立廉政教育示范基地。
此外,塔河縣積極探索新的森林經營方式,實施森林溝系經營、健康經營、景觀經營。從2005年起,全縣以繡峰、塔豐為試點實行森林溝系經營,把森林資源培育和保護林下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結合,實行以國有民營為主的森林成溝系經營。以塔豐森林管護經營所為試點,實施森林健康經營。同時還加大了景觀林建設步伐,在加漠公路塔樟段『綠色通道』兩側栽植了鄉土樹,對可視范圍林地進行了清理,形成觀賞價值高的森林景觀,為發展生態旅游創造了良好環境。
截至目前,塔河縣已恢復森林資源14.5公頃,人均公共綠地達2.7平方米,森林覆蓋率達90.6%。全縣形成了『城在林中、街在綠中、院在花中、人在景中』的優美環境,構建了『半城山水半城綠』的生態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