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3日電 哈爾濱市203路公交車司機何國強在行車途中突發腦溢血,不幸去世的消息在哈市社會各界引起了強烈反響。記者走訪了哈市部分公交線路,公交司機每天超負荷的工作量令人咋舌,他們的身心健康不容樂觀,很多司機都患上了職業病。公交車司機的生存狀況令人擔懮。
勞動強度大收入低
關超是104路公交車的一名司機。10日凌晨3時,床頭的鬧鍾准時響起。仍在半睡半醒間的關超從床上爬起來,機械地穿衣、洗臉刷牙,飯都來不及吃,套上棉衣就出了門。這時外面還是漆黑一片,馬路上一個人都沒有。零下十幾攝氏度的氣溫讓關超忍不住抱緊了胳膊,快步跑向通勤站點。坐通勤車到了車庫後,關超跟同事們開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預熱、檢查、修理,忙活完這些,也快到發車的時間了。關超隨便吃了點車隊准備的早餐,開始了一天的『征程』。關超說,104路是早上5點30分發首車,為了讓公交車能正常行駛,必須在出車前對其進行檢車、預熱,所以當班的司機幾乎每天都得在3點鍾起床;而末車是在晚上9點30分,趕上末車的司機就得晚上10點半纔能下班。公交司機每天在車上十五六個小時都是少的。
206路公交車的單師傅告訴記者,做公交司機實在是太辛苦了。他們線路單程全長是26.8公裡,途徑43個站點,行車83分鍾。一圈下來就筋疲力盡了,可每天得跑4圈到5圈,簡直都要累死了!特別是中午要是趕上忙,連飯都沒有時間吃。本來早上就著急忙慌的,對付一口就上車了。晚飯要等到深夜回家纔能吃上一口飯,有時因為太晚、太累了,索性就不吃了。等於一天就指著這中午一頓飯呢,連這頓都吃不消停,這公交司機能不得胃病嗎?
7路車隊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司機告訴記者,公交司機壓力太大了!每天十多個小時都在路上,信號燈就得過幾百個,一天下來神經都是緊繃著。等跑完末班車,再坐通勤車回到家就得晚上10點以後。如此大的工作量,一天下來人就已經疲憊不堪,只想上床睡覺。『不怕你笑話,晚上回家後累得連和媳婦親熱的心情都沒有了。』這位司機無奈地說。
在11路乾了11年的老司機崔師傅,每隔一天就要凌晨四點起床,到和興路上的11路車庫提車,以保證5點半能正常出車。而每天從三樂源開到哈站近10公裡的路程,崔師傅要跑10個來回近200公裡,連續工作17個小時!每圈只有11元,一個月下來只有一千五六百元。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哈爾濱市公交車司機的平均工資在1200元至2000元之間,而哈市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為1799元/月(哈爾濱市統計局2007年上半年統計)。
精神緊張職業病多
6路公交車的石師傅由於久坐勞累,年紀輕輕就得上了腰間盤突出和頸椎病。每天下班回到家他就癱在了床上,連飯都懶得吃,只想躺著。
71路的司機郝師傅告訴記者,他們每工作兩天休息一天,工作時要握緊方向盤,連續工作15個小時,單程路線長達23公裡,平均一天要跑230公裡。夏天時,為了減少上廁所的次數,口渴也不敢多喝水,只能潤潤嗓子;冬天時,如果遇到下雪、堵車,2個小時也跑不下來一圈。由於在司機周圍沒有暖風,開、關前門時就有冷風灌進車廂,郝師傅要穿兩條棉褲來抵御寒冷。郝師傅因為常憋尿還患上了腎病,他說,同行中很多都有腎病。
104路車隊的隊長趙玉銘對記者說,他是1981年參加工作的,在這不足30年中,他做過司機、售票員、調度,直到現在他當了隊長,他認為『公交司機是最辛苦的職業!』他對記者說:『公交司機在開車時不僅要隨時注意路況,保障乘客的安全,還要兼任售票員,監督乘客的刷卡、投幣情況,這一天都得保證精神高度緊張,真的是非常不容易。』
203路的司機紀師傅說,現在的長線公交車司機不好做,開車前要做車廂清洗工作。由於路線長,為了防止路途上車輛遇到什麼問題,司機在出發前必須經過『十二檢』纔能上路。高峰時間吃不了幾口飯就得上車了,一天開4圈,車程達200多公裡。不僅如此,由於實行無人售票制,司機不僅要手握方向盤,注意力高度集中,關注路面情況、負責開關門,還要注意乘客投幣情況,一顆心時刻懸在空中。『兩個來回跑下來,已經非常疲勞了,但也只能硬著頭皮堅持著。』紀師傅無奈地搖著頭補充道:『這麼長的車程,不單單考驗著司機的體力,也很讓司機費腦子。』
司機成了『出氣筒』
每天司機們都為一些乘客們的不禮貌行為而感到很『郁悶』,他們希望自己的辛勤勞動能夠得到乘客的理解和尊重。
108路的司機王師傅說,他幾乎每天都要生悶氣。公交司機挨罵是家常便飯,有時甚至還會挨打。
公交車司機關師傅告訴記者:『其實要是忙點兒、累點兒我們也能接受,但是個別乘客的行為真的是讓我們接受不了。』有的乘客總是以『花錢就是大爺』的態度乘車。有的時候公交車在進站時因為前面有車停的稍微遠了點,有的乘客便謾罵司機;有時乘客不提前往車門移動,耽誤了下車,怨我們司機;還有的乘客因為沒把住扶手險些跌倒也罵我們司機,簡直快沒法乾了。
公交行業『司機荒』
在哈市乘坐公交車,人們都會發現一個現象:大部分公交車內都貼著招聘司機的啟事。
『現在公交車司機太難招了,1天100元的工資都沒人願意乾。』哈爾濱84路車隊的負責人無奈地說。據了解,公交車司機是一個高強度、高風險、高精神壓力的職業,1天100元的工資已經很難招到駕駛員。目前,哈市幾乎所有公交車隊都存在司機不足的問題。
采訪中,很多公交車司機表示,他們吃得了辛苦,每個月1千多元的工資也算可以,但開公交車伴隨而來的高風險纔是讓公交車司機打退堂鼓的主要原因。目前,哈市各車隊招聘公交司機時,司機都要交納幾千元到萬餘元不等的抵押金,而一旦發生交通事故,司機要承擔全部賠償責任。今年4月份,哈市的張某在乘坐116路公交車出行時,因路況不好,胸椎被顛骨折。事故發生後,公交車司機因無力承擔巨額的賠償金而『失蹤』。
11路車隊一位司機告訴記者,現在很多公交司機都改行開出租車或貨車了,一樣是賺錢,開出租車和貨車的壓力要小得多。出租車司機都兩班倒,每天工作十個小時,每個月能賺2千元左右,工作環境還相對舒服;開貨車則更簡單,想多賺錢就多跑,想休息就少賺一點,怎麼也比開公交車賺得多。
據統計,61路車隊成立至今已有6年,但在車隊乾了6年的司機不足5人。很多人改行開起了出租車。
206路司機單師傅告訴記者,他們的工作實在是太累了,現在哈爾濱市的司機流失量特別的大,各線路都缺司機——都給累跑了。
為了解決『司機荒』的現狀,一些線路便采取了降低駕齡、放寬駕駛員年齡的做法,但效果仍然不明顯。有的線路招聘司機的啟事都貼出一年了,也未招滿額定人數。哈市公交管理處新聞發言人張東坦承,公交車駕駛員非常難招,高強度的工作、惡劣的工作條件造成駕駛員大量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