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心系深空探測:訪繞月探測工程總設計師孫家棟
2007-12-13 15:34:28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商艷凱 趙宇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13日電 12日上午10時,慶祝我國首次月球探測工程圓滿成功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會上說,我國首次月球探測工程的成功,是繼人造地球衛星、載人航天飛行取得成功之後我國航天事業發展的又一座裡程碑,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千年奔月夢想,開啟了中國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奧秘的時代,標志著我國已經進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測能力的國家行列。在月球探測工程實施過程中,有很多功臣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本報記者電話采訪了兩位關鍵人物:工程總設計師孫家棟和總指揮欒恩傑。

  37年前,41歲正當壯年的他,是『東方紅一號』衛星技術的總負責人;37年後,78歲已屆耄耋之齡的他,是繞月探測工程的總設計師。他就是從哈工大走出去的『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孫家棟。

  孫家棟可以說是中國航天史上的一位傳奇人物,他的一生與中國航天史上多個『第一』緊密聯在一起:他是中國第一枚導彈總體、第一顆人造衛星、第一顆遙感探測衛星、第一顆返回式衛星的技術負責人和總設計師。現在,他是中國第一顆探月衛星的總設計師。

  1967年擔任『東方紅一號』的技術總負責人之前,孫家棟已經從事了9年的火箭研制工作,當時主持『東方紅一號』衛星研制工作的是中國導彈之父、著名科學家錢學森,他親自點將,將38歲的孫家棟推向了我國衛星研制的最前沿。

  2004年,孫家棟受邀擔任『嫦娥工程』的總設計師。他和總指揮欒恩傑、地面應用系統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組成了中國探月工程的核心團隊,三個人平均年齡是72歲。在11月5日目睹『嫦娥一號』發射成功的那一刻,孫家棟當著大家的面落淚了。他說:『原來中國航天的能力只能圍繞在地球近空,最遠的距離是7萬多公裡,現在中國航天能力可以發展到月球近空離地球40萬公裡這樣一個距離。我們的衛星從只能圍繞地球飛行,到可以在月球表面拍照並且傳回准確的數據,這說明我們完全有能力、有智慧、有水平向深空探測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