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4日電 家住哈市共樂小區的秋女士3年前退休,與丈夫開了一家小倉買店。二人起早貪黑苦心經營,生意還算紅火,但讓秋女士一直鬧心的是店裡常常有騙子光顧,讓老兩口辛苦賺的錢損失不少。秋女士告訴記者,3年來,自己小心經營,但還是被騙十幾次,損失金額達千元以上。對此,老兩口根據親身經歷,歸納出幾種常見騙局的典型案例,希望能給更多小本經營的市民以提示。
騙術1:『倒錢』
今年5月5日,秋女士的小倉買店來一男子拿出100元錢要買一盒煙。秋給了煙,找了93元。男子接過煙想了想說,再給我拿一條吧。秋回頭翻了一下貨架,沒有整條的,就要到別人店去取。男子說:『不行,別人家該有假貨了。』然後把煙和找的錢退給她,要回100元錢。男子走後,秋女士發現,放在櫃臺上的93元錢,當中一張50元錢沒了。
老夫妻提示:『倒錢』的騙子往往以大量買貨為由頭,通過買賣雙方找錢、退錢過程,趁經營者不注意時將錢『抽張』。
騙術2:『詐錢』
今年7月3日,兩名女子拿著100元錢來買方便面,秋女士找給對方97元錢。兩女子開始『爭執』,一個讓秋再稱點火腿,另一個則說不好吃,讓秋再稱一些長白糕。
秋忙乎半天後,兩女子什麼也沒要,當著秋的面開始數找回來的錢。隨即驚訝大呼:『少找錢了。』秋一看,確實少了20元錢,連忙給補上。當晚,秋清點當天營業額恍然大悟:那20元是被『詐走』的。
老夫妻提示:『詐錢』的騙子常常在給其找完錢後,再讓拿這拿那的,將經營者指使的蒙頭轉向。而此時,他們已將一部分錢偷偷藏了起來。
騙術3:『調錢』
今年7月20日,一濃妝女子進店,拿出100元錢買一盒煙。接著,又用剛找回的一張50元錢買了一些食物,後匆匆離開。
因為那張50元錢是自己剛找出去的,秋女士當時便沒查驗真偽。女子走後,秋拿過那張錢再一看,不禁大呼上當:原來自己的錢已經被『調包』成假幣。她追出食雜店,女子已無蹤影。
老夫妻提示:小倉買店是使假幣者最常去的地方,花假幣的手法也不斷花樣翻新。經營者要想不上當,必須牢記:任何時候,收到錢幣時都要仔細檢驗真偽。
騙術4:『順錢』
12月9日下午,秋女士外出辦貨,店內只留下患病丈夫老張一人。不久,店內進來三名中年男子,說出好幾種平時很少見的酒名,說要買。其中一種酒正好店內有庫存,於是老張走出櫃臺,踩著啤酒箱子從最上面貨櫃往下拿。兩男子站在旁邊指手畫腳指揮,讓動動這個拿拿那個。
酒拿下後,兩男子卻以『包裝不好』和『不好喝』為由不要了。兩人走後,老張發現櫃臺內的錢包不見了,裡面裝著幾天來的三四百元營業收入。
老夫妻提示:這種借經營者取貨之機,偷走櫃臺內錢包、錢匣的事,最好的預防辦法就是:不走出櫃臺;不管怎麼忙都要監視來店人員的一舉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