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8日電 題:『國稅局有咱好親戚』
劉明揚 郭建 王冬梅 記者孫曉銳
18日,一封特殊的感謝信送到了方正縣國稅局。這封來自方正縣向陽村的感謝信驗證了國稅局幾年來對其包扶村所作的貢獻,該局真幫實扶的舉措讓村民們打心眼裡感動。
向陽村基礎較為薄弱,農戶一直苦於沒有致富門路。2005年,經方正縣委、縣政府研究安排,向陽村與國稅局結成了幫扶對子。幫扶伊始,國稅局沒有停留在送物資、捐資金等傳統幫扶方式上,而是組織全局班子成員深入到向陽村,因地制宜研究該村村情,找優勢、挖潛能,幫助該村制定了較為合理的發展規劃,並針對現有的30戶貧困戶制定了長期脫貧致富計劃,把包村幫扶工作與稅收工作緊密相聯。
如何提高農民的思想認識,提高農民們的競爭能力一直是方正縣國稅局幫扶工作的重點。2005年以來,方正縣國稅局堅持『實地、實用、實效』的原則,共舉辦有關棚室蔬菜、沼氣工程、畜牧養殖、淡水養殖、農藥的使用、水稻的增產等實用技術推廣的培訓班、扶智班12期,培訓貧困農民300人次。同時,在國稅機關開展了為農民兄弟獻計獻策活動,動員乾部職工為農民致富出點子、想出路,與貧困農民結對子,實行聯動幫扶:無資金,稅務乾部給擔保解決貸款;無項目,稅務乾部幫助引進項目。其次,組織農民進行致富經驗考查。三年來,共組織了4期由村、屯乾部和貧困農民參加的農業考查團,走訪和實地踏查了方正縣內10餘個農業致富村。使貧困農民對於看得見、摸得著、可操作性強、便於掌握的致富經驗增強了學習的興趣,促進了貧困農民學習致富知識的積極性。
爭取扶貧資金和扶貧項目始終是扶貧工作的重中之重。方正縣國稅局通過外引內聯,積極爭取地方政府的財力支持,搞好扶貧項目的申報工作。僅2006年就上報扶貧項目3項,爭取資金30餘萬元,為農業生產發展和貧困農民的脫貧致富,起到積極的作用。
現在,向陽村的老百姓們有麻煩事也不愁了,因為『國稅局有咱的好親戚』。三年來,向陽村通過國稅機關的聯動幫扶舉措,近30戶的貧困農民每戶都掌握了一門農業致富知識。其中,專門從事農業種植業10戶,每年糧食產量都在萬斤以上,純收入在2萬元左右;大小運輸戶6戶,年平均收入在3萬元以上;專門從事商業經營農戶6戶,年收入都在15000元以上;進城從事建築工作的有5人,年純收入在2萬以上。同時,該村新建2000平方米鋼筋結構溫室大棚2個;建設面積200平方米磚瓦結構豬捨1個,僅新建豬捨年純收入就在3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