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園舉行的消防逃生疏散演練。張丕賀攝
老年人積極參加『消防進社區』活動。張丕賀攝
東北網12月20日電 2004年發生於蘭西縣紅星鄉敬老院的一場火災讓當地群眾和消防官兵記憶猶新。當年5月2日,敬老院的一位老人在房間內吸煙,煙頭掉在點著電褥子的床上,繼而引發火災。敬老院的房子年久失修,建築材料防火等級差,沒有防火設備。消防通道不暢,給撲救帶來極大的難度。敬老院有5名老人在這場火災中身亡。
這場火災使當地政府上下受到極大震動,弱勢群體消防安全成為政府和消防部門關注的重點。
綏化市消防支隊防火處王春風處長介紹說,弱勢群體集中地區的消防基礎設施保障能力不足,很多中小學校捨、幼兒園、殘疾人學校、敬老院、城鎮棚戶區的房屋陳舊,耐火等級低,電線老化,用火、用電、用氣不規范,而且消防設施缺乏,稍有不慎就會引發火災尤其是亡人火災。有的特殊學校地處偏遠,有的棚戶區沒有設置消防車通道,加上消防水源缺乏,一旦發生火災就只能『望火興嘆』。特別是絕大多數城鎮有老人、兒童的家庭未配置滅火器材,農村家庭更是一片空白,而家庭正是弱勢人群的主要棲息活動場所。敬老院、中小學、幼兒園、社區老年人家庭已是消防部門日常監督檢查的重點對象。
綏化市消防支隊曾做過統計,今年前10個月,該市因用火不慎、電器短路引起火災分別佔火災總數和火災直接財產損失的64%和52%,成為火災發生的主要原因。
在社會處於轉型期和市場經濟高速發展過程中,養兒防老的家庭觀念以及傳統的家庭結構正在發生巨大變化,新的家庭規模越來越小,年輕人在工作、事業和小家庭的多重壓力下,缺乏更多的時間照顧家中的老人、兒童、病人和殘疾人等弱勢群體,導致很多老人、病人及殘疾人獨居,尤其在老式居民住宅樓,發生弱勢群體火災傷亡的危險性增加,一些年輕人獨自生活在新建居民區,家中的老人獨自生活或者老人和孩子一同生活,缺少對他們的關心和照顧。
近年來,消防工作遇到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一些群眾特別是社會中的弱勢群體防火知識缺乏,預防火災及撲救初起火災的能力差。一些老人、孩子、病人及殘疾人,在發生火災後驚慌失措,不報警,不采取任何撲救措施,甚至連火警電話都不清楚,從而導致火災蔓延擴大,造成較大的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如果具備必要的防火常識和有能力撲救初起火災,將會減少火災造成的損失。
強化安全教育——消防安全之基
【消防安全宣傳,讓弱勢群體對防火安全有了明確的認識,他們體驗到了消防安全與自身生活的距離,弱勢群體在寓教於樂中掌握了消防安全基本知識】
王春風處長說,關注弱勢群體的消防安全,就一定要加強針對這一群體的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建立起弱勢群體消防安全的基礎。
11月6日上午,綏化市北林區名都苑休閑廣場,一場別開生面的『消防安全課』在這裡進行。4堆木柴被點燃後,4位市民在消防官兵的指導下,抄起乾粉滅火器,衝向火堆,瞬間將火焰撲滅。當地消防部門組織的《社區消防》、《農村消防》宣傳圖書正在向群眾免費發放,引來大批市民圍觀。圖書介紹了防火知識、滅火知識、逃生自救常識和火災案例,圖文並茂,通俗易懂。『以前許多不清楚、不懂的安全防火問題,今天在這本圖書裡找到了答案。』勝利社區的張女士手拿《社區消防》圖書不停地翻看。她表示回去後要讓孩子好好讀一讀,讓孩子掌握一些防火常識,增加應對突發火災的能力。
綏化市北林區北林小學每學期都要在綏化市公安局北林分局消防科的指導下舉行一次消防疏散演練,給學生們演示滅火器的使用方法。劉艷宏副校長向記者介紹說,北林小學的學生人手一本《小學消防安全教育讀本》,學校把消防安全課納入課表,一周二節課,安排專職教師授課。學校還利用閉路電視,進行多媒體教學,對學生進行消防安全知識教育。
『照明電,不要玩,千萬不能摸電線,電線處處有危險,用電常識記心間。』、『遇火災,119,火警電話記心頭,速離險境求援助,生命安全最關鍵。』、『電視劇,動畫片,躺下床鋪就不看,迷迷糊糊睡著了,當心電視被燒爛』……這是安達市新興小學編寫的《小學生安全常識歌》,通俗易懂,琅琅上口,深受學生們喜歡。在新興小學德育主任李偉利的辦公桌上,記者看到厚厚幾本的消防安全內容的試卷,李主任介紹說,前不久,五年級剛舉行完消防知識競賽。過幾天,五年一班還要舉行《消防安全系著你、我、他》主題隊會觀摩課。每學期初,學校都會利用多媒體教室,在看護時間進行全校性的消防安全知識講座,由各學年組長授課,授課內容包括『怎樣預防火災的發生』、『發生火災如何逃生』等內容。
在綏化市機關幼兒園,記者看到幼兒園的過道上貼著防火安全標識和消防安全宣傳圖畫。劉麗環副園長說,幼兒園在教學中通過『多元智能』練習,通過游戲、舉例的形式,啟發孩子們的思維,寓教於樂中,讓孩子們受到了消防安全教育。在園長辦公室牆上掛的『大型活動流程表』上,有一項活動就是組織大班孩子參觀消防隊。劉麗環說,北林區消防科的人我們都很熟,他們經常來我們幼兒園指導,我們也總去消防隊參觀。
今年夏天,肇東市雷鋒老人清潔院迎來了熟悉的朋友——肇東市消防大隊官兵。官兵們指導清潔院的老人們進行消防疏散演練,指導老人們正確使用電器。
正是這種細致周到的消防安全宣傳,使弱勢群體人員對防火安全有了明確的認識,使他們體驗到了消防安全與自身生活的距離,讓弱勢群體在寓教於樂中掌握了消防安全基本知識,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防滅火技能,提昇了弱勢群體面對火災事故自防自救的消防安全素質。
弱勢群體消防安全——離不開全社會的努力
【關愛弱勢群體的消防安全應該由政府牽頭,其它各相關部門聯動,建造一些具有良好消防安全環境的服務性和福利性場所,取締條件差的弱勢群體聚集場所】
弱勢群體身份特殊,要讓他們遠離火災危害,不是某一階段的事情,也不是某一個部門的事情,而是一項長期性、社會性的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關愛弱勢群體的消防安全應該由政府牽頭,其它各相關部門聯動,建造一些具有良好消防安全環境的服務性和福利性場所,取締條件差的弱勢群體聚集場所。蘭西中心敬老院的做法,值得提倡。
與此同時,也要抓好消防硬件設施的建設,在公共場所設置便於弱勢群體逃生的報警自救系統,一旦發生火災,弱勢群體可順利逃生自救。通過安裝在特護家庭中的一個呼叫器或電鈴,為特護者提供報警和緊急呼叫服務,危急時老人只需按動呼叫器或遙控按鈕,就可與社區消防工作站、義務消防員、鄰居取得聯系,獲得救助。民政部門可為每個特護家庭配備一個手提式ABC乾粉滅火器,以確保一旦發生火災能及時撲救。
據了解,目前,綏化市消防支隊所屬各消防大隊都已確定一名副職領導負責弱勢群體消防安全工作,支隊和基層大隊逐步形成了與駐地教育局、老年活動中心、工會定期聯合對全市的幼兒園和中小學校、老年公寓、敬老院、農民工宿捨開展消防安全檢查的長效機制,積極提供消防安全保障。
綏化市針對弱勢群體消防安全,在社區、城鎮街道、農村鄉鎮村屯等社會最基層層面上,依靠社區管理委員會、居民委、村委會等基層群眾組織、消防監督乾警、社區及農村警務室等方面的力量,積極落實各項消防工作,為弱勢群體築牢消防安全防線。
不僅如此,在綏化,由機關乾部、教師、醫生、大學生、企業工人、自由職業者等熱心公益事業自願組成的消防志願者隊伍越來越壯大。他們積極投身社會消防工作,在弱勢群體消防保衛中完成大量工作。消防志願者利用業餘時間,深入老、弱、病、殘居民家中,幫助檢查維護用火用電設備,清理雜物,傳授火災自救常識。在弱勢群體居民家中設立求救電話,遇到險情及時求救。
吳文海支隊長說,關注弱勢群體的消防安全,是社會大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有關部門應將弱勢群體的消防安全問題納入防控重點,將弱勢群體的安全監護納入整個社會的安全大體系。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為弱勢群體創造一個良好的消防安全環境,讓老人們安享晚年,讓孩子們健康成長,讓病人們早日康復,讓殘疾人感到溫暖,積極營造關愛弱勢群體的濃厚氛圍。
強化看管力度——安全的『防火牆』
【把消防監督管理延伸到弱勢群體已勢在必行,社區和農村是弱勢群體的主要居住地,充分發揮派出所和社區委員會的重要作用,是提高弱勢群體抗御火災能力的有效途徑】
弱勢群體消防安全意識和自防自救能力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差,在火災面前,弱勢群體自身消防安全意識普遍不高,自我保護能力顯得尤為脆弱,這一點在老人和兒童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老年人由於行動不便,反應遲鈍,甚至癱瘓、癡呆,致使在火災襲來時防救能力極弱,兒童則自控能力和判斷能力都比較差,出現緊急情況,容易不知所措,缺乏應有的自救和逃生本領,不知道如何進行自我保護和有效逃生。
綏化市消防支隊吳文海支隊長說,消防部門除了要把精力放在公眾聚集場所、易燃易爆場所和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的監管上外,也要把小商店、小飯店、小作坊、小學校、幼兒園、敬老院等場所納入監督視線,把消防監督管理延伸到弱勢群體已勢在必行。社區和農村是弱勢群體的主要居住地,紮實開展社區、農村和派出所的消防工作,充分發揮派出所和社區委員會在本轄區防火滅火中的重要作用,是提高弱勢群體抗御火災能力的有效途徑。
綏化市公安局北林分局團結派出所民警於海飛幾乎每隔幾天就要到轄區內的韓忠錄家裡去一趟。韓忠錄患有間歇性精神病,是團結派出所登記在案的弱勢群體中的一員。冬天來了,於海飛來韓忠錄家檢查用電用煤氣情況,叮囑韓忠錄一定要注意安全。於海飛和韓忠錄的女兒韓影經常電話聯系,詢問老人的日常情況,並要求韓影如果老人在家裡發生緊急情況,一定要第一時間告訴他。
在北林區,像於海飛這樣的民警很多。記者在團結派出所副所長王憲明辦公電腦上,見到了《團結派出所弱勢群體登記表》,弱勢群體的基本情況、主要社會關系、管理情況、監護人姓名等,一目了然。『轄區所有的弱勢群體,我們全部登記在案,包片民警定期走訪,每周要和監護人聯系二次。』王憲明說。
也正是因為在群眾中開展經常性的消防監督管理工作,加大了看護力度,團結派出所轄區5年未發生火災。
3年前發生在蘭西縣紅星鄉敬老院的那場大火成為當地的『切膚之痛』。痛定思痛,蘭西縣有了『大動作』。全縣14個敬老院,除了條件較好的平山鎮敬老院外,其餘13所敬老院全部整合在一起,在康榮鄉榮發村哈黑路西,距縣城6.5公裡處,投資900萬,建成蘭西縣中心敬老院,全縣260餘名孤寡老人全部集中在此生活。建設過程中,當地消防部門就建言獻策,指導幫助敬老院制定消防安全制度,落實消防安全措施。在敬老院門衛室,記者看到,敬老院安裝了可視監控系統,通過監控屏幕,工作人員就能看到各層樓走廊裡的每個角落。敬老院設有專門的吸煙室,房間內嚴禁吸煙,房間內配有煙感、緊急呼叫設施,一有異常,門衛監控室能在第一時間了解情況。敬老院院長汪亞琴說,縣消防大隊經常派人來檢查,發現有火災隱患,就要求我們整改。我們敬老院設了專門人員負責防火工作。平時,要勸阻老人不要在寢室內吸煙和使用電爐子、電褥子,定期檢查全院的安全防火工作,做義務消防的組織建設和業務培訓,向院民們開展經常性的防火宣傳。
66歲的趙福老人是退休老黨員,居住在安達市綠色家園社區。2003年,綠色家園社區成立了6支黨員義務宣傳隊,老人既是幫助弱勢群體服務隊的一員,也是社區消防安全服務隊的帶頭人。平時,老人就在社區裡巡邏,家中只有老人或病患的家庭是服務隊重點關照的對象,時常要到這些人家走一走,檢查電線線路和保險絲,叮囑注意家電的用電量,不要超負荷運行,還告誡居民們家裡沒人時要斷電,以免出現意外。社區副主任仲晶晶向記者介紹說,義務消防隊定期開展消防安全檢查,整治轄區內火災隱患,設置消防簡易設施,開展消防宣傳教育活動,對轄區內的老弱病殘人員登記備案,實行鄰裡守望行動,組織周圍鄰居與其成立『一幫一』幫扶對子,每半個月檢查一次弱勢人員看護落實情況。
在肇東市哆來咪幼兒園,一樓大廳有一面視頻監控牆,隨意打開一臺監控器,一個房間內的小朋友的一舉一動都看得清清楚楚。幼兒園負責人告訴記者,設置視頻監控,不僅方便了家長們觀察孩子的行為,也是出於安全方面的考慮,以防意外的發生。記者看到,幼兒園每層樓的牆上都有卡通式的『安全小衛士』張貼畫,上面有防火、逃生小常識。『我們幼兒園擔負著孩子們的教育看管責任,更要保障孩子們的人身安全,讓孩子們潛移默化地掌握一些安全知識,能遇事不慌亂,配合老師的指揮,也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