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強 攝
東北網12月21日電 18日上午,一個南方旅游團正在導游的引領下游覽哈爾濱市太陽島。張先生落在隊伍最後面,記者問他為什麼不去聽導游講解,張先生回答說:這裡的風景不錯,就是導游員不太專業,解說沒意思,只知道領著大伙跑路……
學歷低
專職從業人員只有7%
據哈爾濱市旅游局導游辦負責人介紹,目前哈爾濱市共有專職、兼職導游6900餘人,其中專職導游佔7%左右,近93%為社會兼職導游,女性佔大部分。60%的導游年齡在30歲以內,80%為大專學歷。這些人當中1/4為導游專業畢業,大多數持有初級導游證(導游證書分為初級、中級、高級、特級)。
哈爾濱市某高校旅游系劉老師認為,我省導游整體素質不如南方導游,南方導游經過較長時間培訓,解說有文化品位;我省很多導游只講表面的情況,很少挖掘歷史,缺少文化內涵。
一位機關離休乾部也對記者說,我省導游解說水平低,景色文字表述太少。他說,旅游景點實際是介紹出來的,游客看到的是眼中的景色,而導游介紹的是心中的景色,如果介紹不好,景色就會大打折扣。
一位來自深圳的旅游者說,包括哈爾濱市在內的東北導游成了『導購』,為多拿提成,他們經常會帶你去買這買那,在旅游過程中的大量時間都被購物佔用了。如果游客不願購物,導游態度就變了,有時游客只好違心買點商品。
業內人士分析,目前導游員在考取資格證書時的培訓是一種應試培訓,技能掌握缺乏針對性。同時導游證取得資格門檻比較低,只要高中畢業就可以參加導游資格考試。另外,目前在哈爾濱從業的導游員隊伍並沒有做到全部屬地化管理,有大量非哈爾濱號段的導游員在哈從業,監管起來有很大難度。
哈爾濱冰雪旅行社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麗華從1998年至今一直做旅游行業的管理工作,對導游員隊伍現狀有著深刻的認識與了解。她說,目前哈市考取導游證的人很多,但從事這個行業的人實際上卻很少。
待遇低
導游員只好想法賺外快
一般情況下,培養一名較成熟的導游員需要一兩年左右時間。但由於目前導游業競爭激烈,導游的薪金過低,從業人員沒有『三險一金』,許多導游員沒乾幾年就改行了,造成了導游隊伍的不穩定。
許多導游員都反映,導游這行非常辛苦,帶團的時候早上四五時就要接站,忙到後半夜纔能睡覺。
曾經在哈市一家旅行社做過導游員的徐萌說:導游工作太辛苦,尤其是冬天的冰雪游,帶著客人在戶外旅游幾個小時,凍得直打哆嗦。
徐萌說,不可否認,一些導游員利欲熏心,影響了行業誠信,但有時候導游員在帶團過程中不把心思放在服務質量上,而過於追求經濟效益,是迫不得已而為之。
業內人士說,目前,龍江旅游企業越來越多,企業之間激烈的壓價競爭直接導致導游員的工資不斷降低。一些旅行社為控制成本,不斷減少導游的固定收入,不但導游出團沒有薪酬,甚至還反過來要求導游出團交人頭費,導游便不得不指望著旅游者購買商品來獲取更高的提成。還有那些兼職導游,帶團沒有基本導游服務費,所以就得靠提成賺錢。
地位低
讓優秀人纔望而卻步
近幾年,一提導游職業人們就會聯想到『黑』、『貪』、『欺詐』、『宰客』等字眼兒,游客不尊重導游的工作,動輒就惡語相向,讓導游員們承受了很大的精神壓力。
王麗華經理說,社會對導游行業的偏見,讓許多優秀人纔不想當導游,這是導游隊伍不穩定、人纔流失的一個主要原因。
哈爾濱市旅游局導游辦的趙主任認為,高素質導游人纔隊伍的形成,不只是提高導游個人的素養問題,而應是多管齊下的結果。社會只是一味地埋怨導游素質不高,而忽視了外部環境的建設,有失公允。因此,重視導游人力資源的體系建設,規范經營實體的經營行為是當務之急。只有在優化外部環境的同時,強調導游員加強自身修養,纔有現實意義。
趙主任認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導游素質代表著一個地方的形象,更關系到旅游事業的興衰。近年來,龍江旅游業發展突飛猛進,人們對導游員的各方面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導游隊伍的現狀顯然無法適應這種快速發展的需要。
一位從事旅游行業多年的業內人士說,企業希望使用素質高、經驗豐富的導游員,也曾打算投入資金加大人員的培訓力度,但眼下這種局面讓他們也心存顧慮。主要就是因為當前市場准入門檻兒太低,什麼樣的人都能乾這一行當,市場經營無序,影響了整個行業的公眾形象,壞了導游的名聲。因此,希望政府部門能加強規范引導,制訂完善行業法規,為龍江旅游業打造出一支高素質的導游員隊伍。同時,也希望社會各方給予導游員客觀的理解和支持,給導游工作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鏈接
應加強保護導游人員利益
在近日召開的『中國首屆旅游法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上,有專家提出,當前由於導游收入不穩定、社會保障缺失、旅游機構管理不合理、缺乏相應救濟機制,導致優秀導游人員不斷流失。因此有必要研究導游人員的利益保護問題,結合《導游人員管理條例》和《導游人員管理實施辦法》的修訂,明確導游人員的權利義務,並根據《勞動合同法》的實施細化具體法律規范,從而促進這一行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