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4日電 記者從哈爾濱市農村勞動力轉移辦公室獲悉,今年哈爾濱市農民外出打工人數達到120.5萬人,出國務工人數5.75萬人,全市農民靠打工收入將達64.7億元。出國打工者的足跡已遍布新西蘭、澳大利亞、阿根廷等11個國家,農民在國外一年就能賺回『洋錢』7萬至8萬元。
據介紹,今年哈爾濱市外出務工的農民人數佔勞動力總數的50.1%,比去年多出2.4萬人。其中縣域內轉移人數59.7萬人,比上年增加了2.3萬人;省外國內轉移19.85萬人,比去年增加了0.63萬人;國外轉移5.75萬人,比去年增加了0.85萬人。全年農村勞動力轉移總收入可達64.7億元,比去年增加6.2億元。轉移的農村勞動力人均創收5203元,僅此一項使全市農民人均創收1291元,比去年多147元。
為加大技能型農民向外輸出的力度,全市累計投入2000萬元,實施了『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目前全市『陽光工程』培訓機構的數量已達到144個,開展了計算機、機械加工、電焊等30多個專業的技能培訓,今年全市有4.5萬名農民在『陽光工程』培訓機構學到了一技之長,收入比未經培訓的農民大為提高。賓縣有關部門把海爾集團的技師請來,按簽訂的技術工種合同進行培訓,合格一批送走一批,今年已輸出到海爾集團工作110人。黑龍江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與日本青森、秋田、群馬等17個縣市的60多家企業建立了穩定、友好的研修生勞務輸出渠道,累計輸出縫紉女工、食品工、電焊工、剔肉工等專業的研修生近5000人。
同時,各縣市勞轉部門通過鼓勵農民走正規途徑出國賺『洋錢』的措施,全市農民外出打工足跡已遍布日本、韓國、俄羅斯、新西蘭、澳大利亞、阿根廷等11個國家。僅賓縣的三合村就有290多人在韓國打工,佔本村勞動力的87%以上,打工經濟使這個村成為全縣首富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