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消息(新聞聯播12月24日播出):今年糧食又獲豐收,黑龍江一些地方未雨綢繆,在糧食生產、加工、銷售等方面與上海、杭州等南方城市合作,主動成為它們的『米籃子』,也鼓起了當地農民的『錢袋子』。
這段時間,從外地到哈爾濱木蘭縣購糧的車輛每天都有不少,賣糧的農民當場就能拿到錢。
哈爾濱市木蘭縣泡沿村農民李曉:糧食好賣,(在這裡出售)比市場價每公斤多出六分錢來。
不過在前兩年,木蘭縣的農民卻沒這麼寬心,雖然稻米質量很好,銷路卻打不開。這時候,恰逢上海市奉賢區政府到哈爾濱尋求糧食合作。
哈爾濱市木蘭縣副縣長王春華:我們木蘭(縣)的水稻是天然的自流灌溉,而且大氣和土壤環境非常好,這樣深深地吸引了上海市奉賢區的農委。
抓住機會,木蘭縣以產品的綠色無污染為賣點,把推薦會開到了上海,邀請上海市民現場品嘗木蘭大米。
上海市民:比較香,而且最典型的特點是有彈性。
一場推薦會打響了木蘭大米的品牌,去年上海市奉賢區與木蘭縣組建了『南北米業產加銷合作聯社』,長期收購木蘭縣生產的稻米。同時,木蘭縣政府在品種、技術、肥料、農藥、加工、銷售等六個方面統一管理,保證大米質量。目前,木蘭縣加入合作社的農民已有2000多戶,今年不但早早賣出了糧食,而且因為協議有規定,賣給合作聯社的稻谷價格每公斤比市場價高出六分錢,僅差價部分這兩千多戶農民就增收近1000萬元。
和木蘭縣一樣,目前黑龍江密山和雞東兩個縣也與杭州建立了米業合作聯系,其它一些大米主產區正在積極借鑒這種模式,開展政府間的異地米業合作,讓農民增產又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