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12月25日電 12月23日下午,經過48小時艱難破殼,首只企鵝寶寶順利降生在哈爾濱極地館。
21日17時許,極地館孵蛋的企鵝突然坐立不安起來:它不時低下頭看著腳面上的蛋,並發出低低的鳴叫聲。守在一旁的工作人員注意到企鵝的這一『異舉』趕緊走上前。此時,蛋殼上漏了個小孔,好像小企鵝要出生了,但這距正常破殼時間還有五六天時間。擔心企鵝蛋再出意外,工作人員將企鵝蛋放進了育雛箱內觀察。每過幾個小時,蛋殼上就會出現一個小孔,可蛋裡的『小家伙』遲遲不出來。守護育雛箱旁的工作人員和關心企鵝蛋命運的游客們都為這『小家伙』捏著把汗。
23日16時55分,蛋殼上的小孔形成了一個環形,『?』地一聲脆響,小企鵝誕生了!毛茸茸的小身體費了好大勁,晃悠著從蛋殼裡爬了出來。通過監控設備,很多游客親眼目睹了這一場景。
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地將孵化出來的企鵝寶寶送到它親生父母身邊,臨時替崗的『奶爸』終於完成了使命!小家伙的誕生讓南極企鵝島一下子熱鬧起來,好奇的企鵝們每天守在孵化槽前,想一睹企鵝寶寶的風采。私心極重的企鵝媽媽將孩子嚴嚴實實地壓在肚皮下,謝絕鄰居們參觀。
據專家介紹,企鵝的孵化期一般在30天至40之間,小企鵝在蛋內邊轉身邊啄出一圈整齊的小孔,然後頂開蛋殼。由於孵化過程中蛋體曾出現裂痕,這只小企鵝提前出世了五六天,明顯屬於『早產兒』。經觀察,專家確定這只小企鵝是個『女孩』,從其體色和動作來看企鵝寶寶非常健康。
專家指出,這只企鵝寶寶的誕生,是我省首次人工孵化企鵝的嘗試,開世界內陸城市研究人工繁育企鵝先河。企鵝孵化期內保存下來的溫度、濕度及人造海水的相關數據,為今後繁育極地動物起到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