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冷屋子』維權有望『破冰』 哈市代表委員剖析原因出謀劃策
2007-12-27 06:46:04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27日電 本報26日《給『冷屋子』維權為何難上難?》報道所反映的問題,引起廣大市民及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廣泛關注,多位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深入分析了問題產生的原因,並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

  供熱市場監管嚴重缺失供熱條例應定實施細則

  人大代表徐建華認為,百姓買『熱』維權難,根本原因是供熱市場監管存在嚴重缺失。對居民來說,不先繳費不開栓,晚交熱費收滯納金,欠繳熱費禁止產權交易;對供熱企業來說,不簽合同沒人管,供熱不達標沒有有效制裁,對權威檢測結果隨意解釋。這樣的供熱市場已經產生了嚴重的買賣權益失衡,居民必然會遇上維權難問題。

  徐建華說,熱是商品,市民花錢買熱,熱的質量卻不達標,理應得到賠償。但在這個供熱期出現的諸多新情況、新矛盾表明,市民獲賠很難。為此,有必要出臺《供熱條例實施細則》,加強對供熱企業的有效制約,維護供用熱雙方的權益。

  政協委員唐健春表示,『熱』商品與一般商品不同,在商店買東西,可挑選可退換,看不上還可以不買;但居民對『熱』卻沒有選擇權。在這種情況下,更應該加強對供熱企業的監管,以確保老百姓花錢能買到合格的『熱』。從目前情況看,雖然有了《供用熱合同》,但企業不主動與居民簽,甚至拒簽,有關部門不應該『毫無辦法』。

  唐健春認為,針對哈爾濱市供熱市場存在的問題,有關部門不能以任何理由推托,至少要給大多數百姓一個簡單、有效的維權途徑。

  權威檢測數據遭到歪曲無賴供熱企業應受重罰

  針對哈爾濱市推行專業部門權威檢測卻難為居民『橕腰』的問題,人大代表餘金娥認為,現在由於沒有針對權威檢測的相關細則,致使部分供熱企業可以隨意、胡亂地解釋,這是對居民用熱權益的肆意踐踏。

  餘金娥表示,按照法理,舉證費歷來都是由敗訴方承擔。居民室溫檢測的費用也理應由『敗』方承擔:檢測結果達標了,居民自行承擔;檢測結果不達標,供熱企業就應該承擔。對供熱企業隨意解釋『檢測結果只能代表檢測時段室溫是否達標』的問題,更是『耍無賴』的說法,檢測結果本身就應該具有一定時段的代表性。哈爾濱市應該出臺相關細則,明確檢測費用由誰來承擔、檢測結果代表多長時間的供熱質量等問題,讓權威檢測真正能為百姓『橕腰』。

  政協委員王玉麗認為,如果能用幾次檢測結果代表一個月甚至一個供熱期供熱質量,並對供熱不達標的企業進行重罰,罰到供熱企業心疼,罰到供熱企業覺得提供『短斤少兩』的熱『不劃算』,相信哈爾濱市居民買『熱』將真正放心,供熱糾紛也將大大減少。

  供熱市場規則亟待健全計量收費辦法應早施行

  記者從市供熱辦了解到,近年來哈爾濱市集中供熱普及率已經增加到63%,室溫標准也提高到了白天18℃、晚上16℃。然而,《供用熱合同》簽訂情況不好、權威檢測難以執行等問題卻普遍存在。市供熱辦有關負責人稱,該部門因缺乏對供熱企業的有效制約手段和相關法律法規,目前對於供用熱糾紛問題,還主要以協調解決為主,無法實施嚴厲的行政監管措施。

  據市供熱辦介紹,目前哈爾濱市已經初步實行了供熱企業信譽等級制度,將來還將實行供熱市場准入制度,將出現問題的供熱企業清出哈爾濱市供熱市場。同時,哈爾濱市還正在進行供熱計量收費的試點,將來一旦實行,則居民可像用水、用電一樣,用多少熱,花多少錢。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