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偷看短信母子結怨 心理專家:家長切忌『偷窺』
2007-12-27 09:29:04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27日電 日前,市民姜女士向記者反映,近日,她發現,上高一的兒子總是拿手機給女同學發『情書』,姜女士詢問後,不想兒子與她『反目成仇』。

  姜女士說,一次兒子去衛生間時,他的手機突然響起來,她拿起手機一看,是一位叫『瑩』的女孩發過來的短信,短信內容十分肉麻。姜女士心裡一驚,第一反應就是兒子可能早戀了。她沒動聲色,開始偷偷『監控』兒子的手機,幾天下來,姜女士發現,兒子的手機裡經常出現『情書』,但發信人並不是一個人,而在發信箱裡,兒子也給不同姓名的女孩發了很多肉麻的『情書』。

  無奈,姜女士將看到的『情書』一事告知兒子,並責問兒子是怎麼回事。得知媽媽的行為,兒子十分生氣,他說媽媽的這種做法和家長偷看子女日記一樣令人氣憤,他說,他和同學之間只是閑暇時間發短信鬧著玩,根本不是什麼情書,更不是早戀。之後,兒子摔門離去。

  之後,姜女士發現,兒子放學回家後總是將手機關機,而且一向愛說笑的兒子再也不願意和媽媽說話了。對此,姜女士心急如焚,她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也不知道該如何跟兒子溝通。

  幾天前,記者在姜女士家見到了她兒子,可能是記者年齡與其相差不大,這個男孩憤憤地跟記者『控訴』媽媽的『偷窺』行為,他說,那些短信都是同學之間流行的、轉載的短信,都是娛樂性的,媽媽卻說是污穢不堪的情書。他說,他沒有錯,是媽媽錯了。當天,在記者的調解下,姜女士和兒子終於重歸於好。

  對此,一位從事多年教育工作的老師說,現在很多學生都有手機,其實,對學生來說,攜帶手機弊大於利,家長應謹慎考慮是否為孩子買手機。哈爾濱市一位心理專家表示,作為家長,任何形式的『偷窺『行為都是不應該的,這只能加深家長與孩子之間的代溝,處於青春期的孩子性格正處於叛逆期,家長應該以『朋友』的身份多與孩子溝通。

責任編輯:呂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