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3日電 今年剛剛搬出采煤沈陷區,搬進新樓的王啟老人,一點也不害怕冬天的寒冷了。和王大爺一樣,在七臺河市,幾年來住進為治理沈陷區建成的新小區的居民現在已有1.1萬戶。這是七臺河市切實解決民生問題的一個縮影。
七臺河市一直把民生問題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從人民群眾『求富裕、求平安、求公道、求快樂、求美麗、求和諧』的美好願望出發,通過實施十項利民行動、加大沈陷區治理工程建設力度等有效載體,努力做到『五有』,即讓百姓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以此來有效解決民生問題,推動和諧社會建設。
據了解,去年,這個市用於困難群眾的資金達到1.43億元,與上年比增長20.5%。為農村特困戶新建、維修住房378戶和124戶,為3421戶城鎮低保無房戶提供廉租住房補貼,為城鎮低保對象發放供熱供電補貼1224萬元、肉食補貼293萬元、液化氣補貼39.8萬元,將農村低保標准由每人每年720元提高到840元。三區福利院全部投入使用,城鎮『三無』人員和農村五保戶具備了集中供養條件。農村義務教育『兩免一補』政策全面落實。新建和改造校捨3.2萬平方米;免除和補貼農村中小學生各種費用700多萬元,資助家庭經濟困難中小學生4000多人,救助『春蕾女童』862人,資助貧困大學生每人2000元以上。籌集發放救災資金723.5萬元,救助農村受災戶976戶。改造鄉鎮衛生院9所,新建標准化村衛生所76個、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7個,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參合率達87%。新增就業11000多人,實現再就業5800多人,幫扶2330名城鎮困難職工實現脫貧,開發公益崗位2238個,所有零就業家庭、有就業能力的殘疾人家庭、特困家庭、雙下崗『4050』家庭至少實現一人就業。城鎮登記失業率低於省控指標1.3個百分點,轉移農村勞動力7.9萬人。城鄉低保、大病醫療救助、救災救濟等覆蓋城鄉的社會救助網絡初步形成,農村低保對象達30568人,地方煤礦參加工傷保險職工達11945人,沈陷區治理累計完成投資10.26億元,先後有1.1萬戶災民喜遷新居。棚戶區改造方案獲得國家批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