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7日電 『在哈爾濱,百萬農民工已經成為推動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很難想象,假如哪一天農民工的身影突然消失,我們的城市會怎樣?那時,很多建築工地將寂寥無聲,很多飯店將閉門謝客,很多街道將無人清掃。對於農民工,我們沒有理由不重視他們,沒有理由不關心他們。』
1、落戶哈爾濱成為新市民
王慶國趕在2008年到來之前了卻了一樁15年的心事——2007年12月30日,他辦完落戶哈爾濱市的一切手續,從而成為哈爾濱的新市民。
王慶國今年34歲,是哈爾濱飛雲實業有限公司下屬一個分廠的副廠長。他的戶口原在賓縣三寶鄉。1992年,他來到哈爾濱,乾過力工、雜工,通過不懈努力,走上了管理工作崗位。
然而,他總有些遺憾藏在心靈深處——沒有城市戶口。這樣,在工地要繳外來人口管理費,孩子上學要繳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擇校費。現在,他的戶口落在哈爾濱市香坊區安埠街道辦事處,成了『城裡人』。『有了城市戶口,這是城市對我的認可。今後,孩子有資格報考重點高中了!』
王慶國告訴記者,雖然有了城市戶口,但這個春節他們還是要回老家過。現在,他已經開始為老人置辦新衣服,還准備送父母一份春節大禮——彩電。給其他親朋好友的禮品他也准備不少。王慶國依舊是一根線,一頭連著城市,一頭連著那個小山村。
2007年12月20日下午,哈爾濱市13名農民工勞模攜家屬拿到落戶哈爾濱市准遷證,這標志著他們將成為名副其實的『城裡人』。
戶口准遷證到手了,農民工勞模喜出望外。
2、城市經濟發展離不開農民工
調查顯示,目前在哈爾濱市城鎮務工的農民工約有100萬人,其中,本市農民工54萬人;外市農民工46萬人,主要來自湖北、安徽和省內各市、縣。百萬農民工主要分布在建築、制造、批發零售、住宿餐飲、商貿、服務娛樂等行業。
『在哈爾濱,百萬農民工已經成為推動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很難想象,假如哪一天農民工的身影突然消失,我們的城市會怎樣?那時,很多建築工地將寂寥無聲,很多飯店將閉門謝客,很多街道將無人清掃。對於農民工,我們沒有理由不重視他們,沒有理由不關心他們。』哈爾濱市農民工勞模評選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劉長江說。
為讓農民工安心、順心、有尊嚴地在城市工作和生活,真正成為城市的一員,哈爾濱市近年相繼就農民工就業、經營、培訓、戶籍、工資、合同、安全、醫療、保險、教育等出臺了16個方面的政策規定。如針對建設領域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問題,出臺了《哈爾濱市清理建設領域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的若乾規定》,對強化監督落實各項清欠措施做了強制性的規定;針對農民工工傷保險問題,出臺了《哈爾濱市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辦法》,明確了農民工工傷保險基數、繳納辦法、監督辦法和仲裁程序,規定工傷保障金全部由用人單位承繳;針對農民工醫療保險問題,哈爾濱在新制定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暫行辦法》中,首次把農民工納入到基本醫療保險范圍。
如今,在哈爾濱市,很多農民工可以和市民一樣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沒有工作有人幫助介紹,沒有技能有人幫助培訓;生活遇到困難有人救助;被拖欠工資有人幫助追討;子女可以正常入學接受教育;過年過節有人來慰問,並被邀請觀看專場文藝演出、參加游藝活動;在人大、政協、工會等組織中都有農民工代表和委員。在哈爾濱市,農民工和市民一樣正在平等地融入城市社會生活,在建設這座城市的同時也感受著這座城市的溫暖。
3、落戶解決了農民工後顧之懮
為進一步提高哈爾濱市農民工的地位,2007年4月28日,哈爾濱市召開首屆農民工勞動模范表彰大會,100名在哈爾濱市務工的農民工獲殊榮。一個城市如此大規模地專門在農民工隊伍中評選表彰勞動模范,在全國少見。此舉也將哈爾濱市近年來關心、關愛農民工工作推向了一個新的境界。
在哈爾濱市農民工勞動模范所享受待遇中,『對有落戶願望的勞動模范本人及配偶、符合相關政策的子女,公安部門可為其辦理落入哈市或縣(市)戶籍』成為亮點之一。
農民工勞模尚國彬獲得了准遷證。他告訴記者:『戶籍問題一直困擾著像我一樣的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入學、社會保障等都受到戶口的限制。我1991年初次來哈打工,十幾年來我一直夢想著能成為城裡人,擁有屬於自己的城市戶口,尤其是娶了擁有城市戶口的媳婦後,心情就更加迫切。我家的房屋產權證、手機卡和水、電、燃氣登記都用我妻子的名字,就因為我沒有城市戶口。現在好了,有了城市戶口,公司會批准我成為公司的正式職工,將為我辦理三險一金。落戶哈爾濱解決了我的後顧之懮。』
4、農民工落戶有助於城鄉統籌
哈爾濱市總工會通過走訪調查發現,農民工有『十大願望』:希望能獲得與城裡人相同的社會保障;希望能享受與城市職工一樣的工資福利;希望子女在城市讀書不再難;希望在城市有更多的就業機會;希望能有一定的休息權利;希望能在城市落戶;希望能夠在城市擁有一個溫暖的家;希望能夠掌握一門實用技能;希望市民能善待、理解、包容農民工;希望能有豐富多彩的業餘文化生活。而落戶又與其它願望有著太多的關聯。
劉長江說,農民工們連著城市和農村,是打破城鄉二元結構、解決三農問題、促進城鄉共同繁榮發展的重要力量。由於農民工的雙重身份,他們還承受著城鄉二元社會經濟結構轉型及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帶來的壓力與挑戰,他們在工作和生活等方面,還面臨著比城鎮職工更加集中和突出的困難與問題。解決農民工問題,有助於社會和諧和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在促進農民工盡快融入城市的諸多措施中,落戶城市有著重要而特殊的意義,因為在目前,戶籍與居民生活的很多方面息息相關。
劉長江說,城鄉統籌問題中的最大難題是解決農民工在城市的統籌問題,進城農民工是城鄉統籌最重要的結合點。而努力實現一些農民工落戶城市,是實現城鄉統籌的有力手段。13名農民工勞模集體落戶城市,這只是一個開始。農民工實現從城市建設者到新市民的轉變,也有助於實現哈爾濱的全面振興和建設『三個適宜』現代文明城市。